首页中医特色中医针灸腹针正文

面瘫腹针疗法

面瘫,即“一侧口眼歪斜",是一种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以突发面部麻木,病侧面部肌肉松弛、纵缓不收,口眼歪向健侧为主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为多见,本病发病急速,为单纯性一侧面颊筋肉迟缓,无半身不遂、神志不清等。现代医学将其归于面神经麻痹。祖国医学文献中称作“口眼咽斜”、“口僻”。

面瘫又有周围性和中枢性之分,周围性面瘫是面神经损伤最常见的类型,其中,又以面神经麻痹为临床所多见。西医认为其多因风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等引起局部神经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面神经出现髓鞘脱失,甚至轴突变形所致。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青壮年居多,无明显季节性,如治疗不当可留下后遗症,并影响容貌。针灸治疗面瘫历史悠久,效果肯定。

本病多由经络空虚,风寒或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经络,以致经气阻滞,筋脉失养,筋肉纵缓不收而发病。祖国医学认为: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趁虚入中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出现呡僻。周围性面瘫包括眼部和口颊部筋肉症状,由于足太阳经筋为“目上冈",故眼脸不能闭合为足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所致;口颊部主要为手太阳经筋和手、足阳明经筋所主,因此,口歪主要系该三条经筋功能失调所致。

面瘫腹针疗法一:急性期治疗

取穴主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

配穴:百会风池(双侧)、太冲(双侧)、合谷(对侧)、太阳(双侧)、豁风(患侧)。

操作规程:腹部进针时避开毛孔、血管,施术要轻、缓,一般采用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的手法。不要求患者有酸、麻、胀感。上述穴位每个穴位针刺,主穴均取中刺,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连续治疗14次为1个疗程。意外情况处理:针刺在毛孔处时会发生疼痛,应重新调整进针方位,如针刺在血管上有出血者,起针时压迫出血部位即可。

面瘫腹针疗法二:恢复期、后遗症治疗

取穴主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商曲(患侧)、阴都(患侧)、石关(患侧)、腹通谷(患侧)。配穴:以颜面部取穴为主,阳白透鱼腰,太阳透下关颊车地仓,地仓透额骼,迎香透额骼,四白透额骼,承浆透地仓,水沟透地仓,以此形成酣刺。

操作规程:此期治疗中,我们采用面部局部穴位透刺、围刺,使经气直达病所,还根据“灵龟”对应的患侧面区穴位进行浅排刺。其中对应“灵龟”患侧面区的穴位为阴都至商曲之间。这种基于“灵龟“面部区域的针刺,重点在于治标,疏通局部经脉,主要针对颈肩局部症状的缓解和改善。“天地针”配合“灵龟”对应患侧面区即阴都至商曲之间浅排刺,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均深刺,以培补元气,商曲(患)、阴都(患)、石关(患)腹通谷(患)均浅刺。针对周围性面瘫本虚标实两个方面,疏通经脉、通畅气血、调养筋脉。

另外,恢复期以及后遗症的患者可配合面部闪罐、梅花针循经叩刺面部、中药熏蒸面部、面部推拿、理疗及面肌功能训练等方法,疗效更佳。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中风腹针疗法

下一篇:眩晕腹针疗法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