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特色中医脐疗脐疗临床正文

内科杂症脐疗方

1方

【药物】连须葱头1大把,老生姜2个,生萝卜4~5个。

【制法】3味共捣烂炒热(酒炒更妙),用布包作两包。

【用法】轮换久久熨脐腹。用千伤寒胸隔不宽作痛,兼有大便结者。

【出处】《增广验方新编》。

2方(蛋熨法)

【药物】鸡蛋10个。

【制法】煮熟,留壳,切去一头,留七八分。

【用法】合在病人脐上,用银簪插入鸡蛋内,取出黑色,蛋冷即换,俟银簪不黑,病人大汗即愈。用于伤寒症不能分阴阳,医生不识,不能下药,目定口呆,不省人事,及身热大小便不通而无汗者。

【出处】《增广验方新编》。

3方(吴茱萸贵法)

【药物】吴茱萸1升。

【制法】捣碎,酒拌湿,布袋两个分包,甑蒸透。

【用法】多褽两足心,兼褽肚脐中,候气通手足暖为度。用于伤寒症不能分阴阳,医生不识,不能下药,目定口呆,不省人事,及身热大小便不通而无汗者。

【出处】《增广验方新编》。

4方(紫苏褽法)

【药物】紫苏数两。

【制法】煎滚热汤,将手巾在汤内泡热,榨干。

【用法】乘热摊病人肚上及小肚上,令人以手在手巾上盘旋摩擦,冷则随换,如此数次,一切宿粪硬块积血自下,其效如神。用于伤寒内伤积食,小腹硬胀,大小便不通,不能言语,神思欲脱,两目直视,手足强直,症候危笃,难以下药者。

【出处】《增广验方新编》。

5方

【药物】巴豆10粒,麦面3克。

【制法】巴豆捣烂,加入面捻作饼。

【用法】放脐内,以小艾火灸5次,气通达即通。用于伤寒症小腹硬胀,大小便不通,症候危笃者。

【出处】《增广验方新编》。

6方

【药物】芥菜子适量。

【制法】研末,温水调稠。

【用法】填肚脐中,隔布1~2层,以壶盛热水熨之,至汗出而愈。用于闻瘟疫病人汗气,入鼻透脑,初觉头痛者。

【出处】《增广验方新编》。

7方

【药物】苍术、良姜、枯矾各等份。

【制法】研为末。

【用法】每用3克,以葱白1个捣匀,涂手心,男左女右,将手掩肚脐,手须握起,勿使药着脐,又以一手兜住外肾前阴,女子亦如之。煎绿豆汤一碗饮之,点线香半炷久可得汗。如无汗,再饮绿豆汤催之,汗出自愈。用于瘟疫,并治大头瘟。

【出处】《增广验方新编》。

8方

【药物】泥土数升。

【制法】以冷水和丸,如鸡蛋大。

【用法】在病人脐旁及心窝内外磨擦良久,俟泥丸稍热,破开看之,如丸中有羊毛,另换泥丸再擦,以不见羊毛为度,虽已气绝,身未冷者皆可治。用于羊毛瘟(男妇大小陡然腹痛,不过.一二时即死)。

【出处】《增广验方新编》。

9方

【药物】大蒜、艾炷各适量。

【制法】大蒜捣烂取汁。

【用法】敷脐上,放大艾炷灸之,其脐上下、左右各开4分、8分,用小艾炷灸至5壮为度。用于阴症冷极,热药救不回,症见手足冰冷,阴囊缩入,牙关紧急,死在须臾者。

【出处】《万病回春》。

10方

【药物】葱白适量。

【制法】炒热。

【用法】熨脐。用于脱阳危症(大吐大泄后,四肢厥冷,不省人事,或与女子交后,小腹肾痛,外肾搐缩,冷汗出厥逆)。

【出处】《本草纲目》。

11方

【药物】硫黄适量、葱适量、麝香少许。

【制法】硫黄研细末;葱捣烂成饼。

【用法】先填麝香、硫黄于脐眼内,再上加葱饼,熨斗熨。用于伤寒阴毒。

【出处】《活人方》。

12方

【药物】硫黄、白齐子各适量。

【制法】研细末。

【用法】填跻。用于极冷厥逆。

【出处】《理渝骈文》。

13方

【药物】巴豆、大黄各适量。

【制法】共研细末,唾和饼。

【用法】贴肪,艾烧数灶,热气入肚即住,拭去药毒。用于伤寒食积,冷热不调者(腑热脏寒者)。

【出处】《理渝骈文》。

14方

【药物】巴豆、黄连各适量,生姜汁少许。

【制法】前2味药研细末,唾和作饼。

【用法】先滴姜汁千跻内,再将药饼敷跻上,艾灶炎之。用于食停肠胃,冷热不调。

【出处】《理渝骈文》。

【备注】亦治中恶、客忤、关格、霍乱等病症。

15方

【药物】纹银1块,燕巢泥1个,鸡蛋1个。

【制法】将燕巢泥捣融,同鸡蛋煎成饼。

【用法】先将纹银放脐上,再敷上饼,数次可愈。用于身有斑而紫黑者。

【出处】《理瀹骈文》。

16方

【药物】雄鼠屎(两头尖者)适量。

【制法】研细末,醋调为丸。

【用法】纳脐中以通阴阳。用于夹色伤寒(即男女阴症,于房后感寒、食冷而得者)。

【出处】《理瀹骈文》。

17方(雷公救疫散)

【药物】硫黄、肉桂丁香、川附各适量,麝香少许,暖脐膏1张。

【制法】共研细末。

【用法】糁暖脐膏,贴脐。用于阴症时痧手足抽呆者。

【出处】《理瀹骈文》。

18方

【药物】硫黄、肉桂各7.5克,炮姜朱砂各6克,黑附子15克,艾绒60克。

【制法】和匀,布包。

【用法】放脐上,熨斗熨之。用于阴症时痧。

【出处】《理瀹骈文》。

19方(四温散)

【药物】上桂、细辛干姜、公丁香。

【制法】研细末。

【用法】置满脐眼,上盖姜片,艾炷灸之。用于少阴伤寒。

【疗效】救治1例少阴伤寒重症而获卓效。

【出处】《陕西中医》。

20方(隔盐灸神阙法)

【药物】食盐、艾绒各适量。

【制法】食盐研细末。艾绒制成艾炷。

【用法】将盐填满脐部,上置艾炷灸之。用于伤寒阴证。

【出处】《世医得效方》。

【备注】此法古书记载颇多,如《世医得效方》:“治阴证伤寒,……小作艾炷,于脐心以盐填实,灸七壮立效。”《神应经》:“阴证伤寒,灸神阙二三百壮。”《针灸集成》:“阴证伤寒,弥留不能退热,乃中气不足之致,脐中百壮,不愈加灸五十壮。或填盐炼脐。”

21方(治结胸灸法)

【药物】巴豆14枚,黄连(和皮用)7寸。

【制法】捣细,用津唾和成膏。

【用法】填入脐心,以艾灸其上,腹中有声,其病去矣。不拘壮数,度去为度,才灸了,便以温汤浸手帕拭之,恐生疮也。治阴毒伤寒,关格不通,腹胀喘促,四肢厥冷,亦依此灸之,气通可治。

【出处】《普济本事方》。

22方(中寒蒸脐法)

【药物】麝香、半夏、皂荚各5克。

【制法】为末。

【用法】填脐中,用生姜切薄片贴脐上,放大艾火灸姜片上,蒸灸二七壮,灸关元气海二七壮。用于中寒。

【出处】《万病回春》。

23方(地仙膏)

【药物】地骨皮1000克。

【制法】麻油熬,黄丹收。

【用法】贴胳处。用于心虚而烦及肝、肾、肺虚,邪攻而烦。

【出处】《理渝骈文》。

【备注】或加人参麦冬防风甘草各30克,乌梅3个同熬,或地骨皮同丹皮四物熬。

24方

【药物】葛蒲、生山硝、蒲黄水蛭

【制法】研成细粉。

【用法】每次取1克,用醋调成糊状,填敷肪中,外盖一块塑料薄膜和纱布,胶布固定,2天换药1次,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停用1周,再用第2个疗程,共用3个疗程。用于高脂血症。

【出处】《光明中医》。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衰老症脐疗方

下一篇:晕厥、昏迷脐疗方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