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性处方,是针对着内部疾病的。内部疾病,即人体内部各器官功能障碍或是减退,这些病证,由于有相互的联系性,所以,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全身的肢体。而相互联系的方面,即经脉的相互表里,脏腑的相生相克。拫据这种联系性的影响所及,因而,对全身性处方的设计,为:头部穴,四肢穴,胸腹部穴,腰背部穴等。
对于慢性胃病来讲,除有胃的主证之外,还有因胃气不降,而兼头昏、头疼的。或是由饮食减少,而四肢困倦的。这些证状的出现,就表明脏腑器官与外部肢体的相互联系性。像上述胃病引起的头昏、头疼,进行头部推运法之后,除可解除头部痛苦之外,胃气也会随之下降;用四肢部的穴,治疗四肢困倦,困倦减轻,胃对饮食的消化,也相对的好转。
对胃病的全身性处方,不但要考虑胃与脾的表里关系,也要考虑胃肠之间的联系。因为,手阳明经的循行是交与足阳明经的。根据上述的相互联系,就必需配以全身性的穴位。
例如,血虚症,实即血量不足的贫血病,这种病自然会影响着全身。影响全身,则应按全身性处方点穴。
又如,鼻出血,此病开始不会是由血虚所致,多数由于上火,或鼻腔干燥、结痂,用指甲搔之引起出血。像这祥的病证,可循经取止血的隐白穴,凉血的太溪穴,即可达到止血的目的。当然,还应配取手阳明经的有关穴位。倘若鼻出血,虽系上火,但有高血压病史,则必须按全身性处方点穴。所以,全身配穴处方,主要应根据不同情况,灵活掌握。
全身配穴处方的原则是:调理胃肠功能为基础,实即为调和脾胃。调脾胃穴,即:内关、合谷、三阴交、足三里、天枢、中脘、气海等穴。此外,还须补肾,以增强先天之功能:取太溪、肾俞穴;再取肺俞、心俞穴,以起强心安神与活血作用。以上即为全身性处方原则。按照这个原刚,再结合内部疾病证状的特点,给以穴位的加减,凡病治无不效的。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