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因
由于外感时邪,而致经络气滞,血脉失养,肝、脾、肾先为受病,继而,转为麻痹证,且多为下肢麻痹。
2.症状
小儿麻痹,一般发现在发烧以后,也有在发烧中就发现的。主症,一侧下肢不能站立,或不会活动。也有两侧下肢不能站立,或不会活动的;或一侧下肢轻,一侧下肢重。腰腹麻痹,则身软无力,不能坐,腹肌不平衡(病轻的,一侧腹肌鼓起;病重的,一侧腹肌凹陷)。一侧下肢麻痹的,有时累及腹部麻痹。重病日久,则下肢的膝部或足踝部成为畸形,有两膝相近,成“X”形腿与有两膝远离,成“0”形腿的。有的足腕外踝前下及附近肌肉松弛而长,足内踝前下及附近肌肉发紧,形成足掌内翻。有的足拇趾也麻痹,往往呈现足拇指端低下,趾关节上屈等现象。按病情的新久、轻重的不同,所表现的各种症状也不同。轻病,患儿的足腕及膝盖无力,能沿着走路,或是走路显歧。
3.辨证施治
小儿下肢麻痹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骨、筋、肌肉。肾主骨,骨软则无力,不能立,此乃骨之功能病也,责之以肾。肝主筋,筋无力则不能屈伸,此乃筋之功能病也,责之以肝。脾主肌肉,肌肉无力则不能鼓荡,此为肌肉之功能病也,责之以脾。这些症象,都表现于外,外属阳,阳主动,阳经受病,故而出现失去或减弱了活动能力。按经络表里关系:肾属里,膀胱属表。肝属里,胆属表。脾属里,胃属表。按以上论点,治疗此病,应取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等。足三阳经循行于下肢部的穴位,如麻痹累及腹肌,则在腹部选配穴位。如病邪传于手经,则应在上肢手三阳经关节部取穴。
配穴与手法:
(1)使患儿俯卧,先点肾俞穴(补)、次髎穴(补)、委中穴(补)、次点环跳穴(补)、阳陵泉穴(补)、丘墟穴(补)等穴。每穴平揉、压放、点打各70~100次。
(2)使患儿仰卧,作搓捻法数次。先搓腿的正面阳明经,及后面的太阳经(拇指搓捻前面,食、中二指搓捻后面),再搓捻腿外侧的少阳经及腿内侧的厥阳经,以舒通经络气滞(在操作上是经络的纵向活动)。
(3)两手合搓腿的两则,往返数次,先由足至大腿上部,再由大腿上部至足(操作上,是从横向活动患肢的一切组织)。
(4)再用两手合压患肢的肌肉数次,以压迫肌肉组织,呈现扩张与收缩,使得血脉循行通畅面活跃。
(5)作下肢摇运法八九次。即一手执足,另一手执膝,使腿屈回再伸直(促使胯、膝等部关节伸屈功能恢复),再作屈伸外转,及屈伸内转各八九次。
(6)用一手托足跟(同时,可用指端切。压足跟附近局部麻痹的穴位),另一手托足掌部(同时,用指端切、压太冲穴),使足腕作正面外转和内转活动各八九次,再切足缝。
(7)点解溪穴(补)、足三里穴(补)、膝眼穴(补)、鹤顶穴(补)等穴。每穴平揉、压放、点打各70~100次。
(8)凡皮肤和肌肉萎缩者,均可在局部加点打法,以促进局部肌肉的机能恢复。最后,用手掌摩擦患肢的皮肤往返数次。
以上方法,用于下肢麻痹,须注意。两侧下肢麻痹,或一侧下肢麻痹,俯卧点穴,取足少阳经与足太阳经的穴,都取双穴。如仰卧点穴,双侧麻痹取双侧穴,单侧麻痹取单侧穴。不论双侧麻痹,或是单侧麻痹,只要腹肌也麻痹,则另加中脘(泻)、气海(补)、天枢穴(补)。每穴平揉、压放各70~100次。
上肢麻痹者,取合谷、曲池、肩髎、肩井、大行、臑俞等穴。每穴平揉、压放、点打各70~100次。并配合予以合搓、合压、摇运、摩擦等法:
(1)施用手法的经脉:手太阳小肠经与手阳明大肠经。
(2)施用手法的部位:手腕关节经肘关节到肩关节,往返施用手法,每一手法,各操作八九次。
下肢麻痹,第二配穴手法:内关穴(补)、合谷穴(泻)、太冲穴(泻)、阳陵泉穴(补)、足三里穴(补)、天枢穴(补)、中脘穴(泻)、气海穴(补)、肝俞穴(补)、脾俞穴(补)、肾俞穴(补)、次髎穴(补)、委中穴(补)。以上所列穴位,除任脉经穴为单穴外,其余都是双侧穴位,每穴手法各做100次。环跳穴(病侧)、承扶穴(病侧)、髀关穴(病侧),均施有五行联用法。
方义解释:
(1)着重为治疗骨病(脊髓前角灰白质炎后遗症),故取足太阳膀胱经之肾俞、次髎、委中穴。次取足少阳胆经之环跳(胯关节)、阳陵泉(膝关节)、丘墟等穴(足腕关节)。因为,肝主筋,筋主收缩功能,肾主骨,骨主张伸功能,上列两经的配穴,再结合点穴手法,则能促进筋骨的收缩与张伸功能。
(2)以搓捻法舒通经络,按照筋、骨、肌肉等病的所属经络配穴,故循着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进行搓捻,可促进筋、骨、肌肉的功能恢复。
(3)以合搓法活动肌肉,能增强筋、骨、肌肉的功能恢复作用。
(4)以合压促进肌肉组织的收缩与扩张。此法,不仅促进肌肉组织的功能恢复,且可由于压迫作用筋骨,而压迫松弛作用于血脉。所以,本法是与第二方法及第三方法,是相互结合使用的手法,同时,起相互促进的作用。
(5)摇运法。
(6)切穴法,此二法,主要可辅助前三法之不足,能促进患肢关节活动功能。
(7)除取足阳明胃经之足三里穴、解溪穴之外,另取经外奇穴,膝眼与鹤顶穴,以促进膝关节的功能恢复。
(8)为针对皮肤及肌肉松弛或萎缩时,另加局部性点打,可增强肌肉的弹力。
此外,在患肢的环跳、承扶、髀关等穴位上,使用五行联用法,以促进其功能的恢复。
验案例证
(1)吴XX,男,14岁。学生。住西安市和平门外石油仪器厂。1962年1月11日初诊。
主诉(兄代诉):1961年10月14日发烧后,第2天早上两手腕关节不能活动,两手不能抓物,两臂不能高举,两下肢不能动。坐起困难,曾在市传染病院检查,确诊为脊髓前角灰白质炎。住院治疗两个月,效果不大。于1962年1月8日出院,11日来此就诊。
检查:营养发育中等,神志清楚,心、肺正常。两上臂活动困难,两手腕下垂,手指不能伸屈,呈爪型手。两上肢肱三头肌、二头肌及腕关节反射消失。而肱二头肌、肱肌电反应兴奋降低,两肘关节下诸肌有萎缩,尤以手掌为重。两下肢瘫痪,两足下垂、内翻、肌张力差,两膝反射消失,提睾反射迟钝,电反应肌兴奋消失,其它未发现异常。诊断为小儿麻痹。
处理:小儿麻痹点穴治疗,隔日1次。点穴5次后,两手腕、手指可活动,两下肢有力,腿能屈回,自己能坐,扶物可走几步。15次后,两臂活动比前灵活,手指能伸展,两臂可上举,但不能持久;两下肢能抬举、伸屈、左右转动,两足能踏实,可单独行走200多步,可扶拐杖来院看病,但感到四肢乏困。
患儿前后共治疗33次,每次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现单独可来回行走,基本恢复正常。
(2)孙XX,女,一岁半。1961年1月13日初诊。
主诉(家属代诉):1月8日前发烧两天,热退后,发现左下肢软弱无力,不能活动。右下肢正常。
检査:发育营养中等,神志清楚,左下肢肌肉松软,张力低落而下垂,不能伸屈和站立,膝反射消失。右下肢正常。诊断为小儿麻痹。
处理:小儿麻痹点穴治疗,隔日1次。点穴3次后,左下肢有力,能活动,并可扶物跛行。检查膝反射存在。继续治疗八次后,患儿完全恢复正常,行走自如。
(3)梁X,男,一岁十个月。住广西省柳州市地质职工医院。1986年6月12日初诊。
主诉(母代诉):左腿跛行,已经5个月。曾经医院检查,诊断为小儿麻痹后遗症。特地从广西前来西安,寻求点穴治疗。
检査:左腿比右腿略细。肌肉松弛。走路时左足外蹩。
处理:按小儿麻痹第二配穴手法,点穴治疗。
复诊(13日):经过昨日1次点穴,现在走路左足踏地外蹩已经减轻。
处理:同前。
三诊(14)日:正面走路时,左足已不甚外蹩了。
处理:同前。
本病,每日点穴1次,在治疗到14次时,一般走路已经看不出外蹩。继续点穴治疗,共27次,基本治愈。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