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因
咳嗽气喘,肺气上逆,为肺气失降所致。
2.症状
咳嗽气喘,呼吸迫促,胸部感到满闷,为实证者,脉多浮滑。咳嗽气喘,面浮肿为虚证者,脉多浮大无力。
3.辨证施治
点穴治疗咳嗽气喘实证,应泻实平喘,调胃补肾。治疗喘咳虚证,则应补气虚,补脾健胃,补肾纳气。
配穴与手法:
1.实配穴:尺泽穴(泻)、合谷穴(泻)、列缺穴(泻)、太溪穴(补)、三阴交穴(补)、足三里穴(补)、天突穴(泻)、璇玑穴(泻)、俞府穴(补)、中脘穴(泻)、下脘穴(泻)、风门穴(泻)、肺俞穴(补)、膈俞穴(补)、肾俞穴(补)。每穴平揉、压放50~70次。
轻重标准度:应用轻度。
快慢标准度:应用慢度。
平揉圆圈大小度:应用小度。
2.补虚配:太渊穴(补)、合谷穴(泻)、列缺穴(补)、太溪穴(补)、复溜穴(补)、阴陵泉穴(泻)、足三里穴(补)、俞府穴(补)、璇玑穴(泻)、膻中穴(补)、巨阙穴(补)、中脘穴(泻)、气海穴(补)、关元穴(补)、天枢穴(补)、门穴(泻)、肺俞穴(补)、心俞穴(补)、膈俞穴(补)、脾俞穴(补)、肾俞穴(补)。每穴平揉、压放各50~70次。足三里、璇玑、膻中、风门、肺俞穴,各多加一个点打法。
轻重标准度:应用轻度。
快慢标准度:应用中度。
平揉圆圈大小度:应用中度。
方义解释:
第一组配穴:肺实气闭者,宜泻实。泻尺泽穴者,即实则泻其子也。因为尺泽穴,为肺经之水穴。肺属金,金生水,水即金之子也。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有热则传大肠,故此泻合谷手阳明之表,及列缺是肺之里。这样与尺泽的配合,即起泻实平喘之效。取天突、璇玑、俞府、风门、肺俞穴,利肺气、止咳、定喘。取中脘、下脘、三阴交、足三里穴,调理胃引气下行。补太溪与肾俞穴,以保肺,补膈俞穴以活血。
第二组配穴:以肺虚及肾不纳气而补气,宜补太渊穴,即虚则补其母也。因为太渊穴,为肺经之土穴。土生金,土即金之母也。泻合谷穴,补列缺穴,调其表里阴阳。并配合风门、肺俞、璇玑、俞府、膻中穴,止咳嗽。太渊与膻中、关元、肾俞、太溪、复溜穴配合,补气,补肾,纳气,以止喘,补心俞穴:1.配肺俞、膈俞、膻中穴,则活气血;2.配巨阙、关元穴,则安神;3.配脾俞及足三里等穴,则补脾健胃。
在手法上,以肺主气,故用轻手法,以应肺气。实证为热,故用慢手法。虚证,用快慢中的中度手法,以中应脾土,脾土生肺金。而平揉圆圈大小度,则实证用小圈,小则应水以清热;虚证用中圈,乃取脾土,生肺金之义。
解析:点穴对喘咳病的治疗,一日点穴1次。也可在一周内,点穴3次。3~5次见效,一般10次左右可治愈。如年轻患者,病程时间短,则点穴见效快,治愈比较容易。如老年患者,病程时间也久,则治愈就比较困难。但是,只要能坚持治疗,病情是可以好转的。
对此病的预防,要注意背部保护,以免受凉咳嗽,勿多食油腻及冷食。应坚持室外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练五禽戏气功均可。练功中,应注意气候的变化,应避开大风大雨,以免引起感冒。
验案例证
蒲X,女,16岁。住西安市瓦窑村46号。1978年11月23日初诊。
主诉:从小就得了咳嗽气喘病,每年天冷就犯病,每次犯病咳嗽都很厉害。这次犯病已经半月,曾经服中药汤剂,并服雪梨膏、四环素等药,均未见效。
检查: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滑。为感冒,导致喘咳复发。
处理:取合谷(泻)、列缺(补)、足三里(补)、璇玑(泻)、膻中(补)、俞府穴(补)。每穴平揉、压放各100次。身柱、大椎穴(即捏提此穴位,一捏一提再放松为一次)捏放100次。肺俞穴,用捏、揉、推二法,先捏提肺俞穴100次,继左右平揉各100次,然后,往上推36次,往下推54次。
复诊(25日):点穴之后,喘已缓慢,咳嗽次数减少。
处理:用上法。
三诊(27日):这两天比前见好。
处理:仍用上法。
四诊(30日):昨晚有一点喘。
处理:切摇经渠与少商穴。取太渊(补)、足三里(补)、中脘(泻)、气海穴(补)。毎穴平揉、压放各70次。俞府(补)、璇玑(泻)、膻中(补)、身柱穴(补),每穴平揉、压放、点打各70次。肺俞穴,用捏提、左揉、右揉各100次;往上推36次,往下推54次。肾俞穴(补),平揉、压放各70次。
五诊(12月2日):这几天要比前两天好得多,只是吃东西觉着口内苦。
处理:上法加太溪穴(补),平揉、压放各70次。
六诊(12月4日):咳嗽已止,休息着已不喘。但走路,则有点喘。
本病治疗时间两个月,点穴23次痊愈。在治疗的开始到痊愈的整个过程中,因劳累感冒,导致喘咳的反复。由不动也喘至活动后才喘,由走路小喘到走路不喘,由骑车时喘到骑车也不喘,由感冒时咳嗽,而后感冒了也不咳嗽。以上就是整个治愈过程的反复变化。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