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方组成】紫苏子10~18克,麻子仁10~15克,梗米2两。
【功效主治】润肠通便。适用于老人、产妇、病后、体质虚弱等大便不通,燥结难解的患者。
【煮制方法】先将紫苏子、麻子仁捣烂如泥,然后加水慢研,滤汁去渣,再同梗米煮为稀粥食用。
【粥义解说】紫苏庥仁粥是古人用于治疗体质虚弱,如年老人,孕妇产后,或病后肠液干枯,引起大便干结难解的有效药粥方,历代多有记载。方中紫苏子,味辛性温无毒,是中医最为常用的止咳良药,它有滑肠下气、消痰、定喘的功效,但在本方中,只取其润肠通便的作用。麻子仁即火麻仁,味甘性平,属润下药,它与紫苏子一样,体润多脂,含有丰富的脂肪油、维生素B1等,可以润燥滑肠,兼能滋养补虚,临床上常用于体弱津枯的肠燥便秘。二药合用,与梗米煮粥服食,既能通便,又能补气养胃。《丹溪心法附馀》载“紫苏麻仁粥,老人服之能顺气,滑大便。紫苏子、麻子仁,上二味不拘多少,研烂,水滤取汁,煮粥食之。”
另外,还有一种白苏子,色呈灰白而粒较大,气较淡薄,性质、功用与紫苏子相同而力稍逊,因此可以代用。
【注意事项】紫苏麻仁粥既可补虚,又能润肠,以2~3天为一疗程为宜,每天分二次服食。脾虚腹泻的病人忌用。
【来源】《丹溪心法》
本书作者朱震亨(1281~l358),字彦修,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因家居义乌丹溪,故人称“丹溪翁”。曾跟从杭州名医罗知梯学习,在总结当时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等医家学说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临床经验,创立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主张保存阴精,勿妄动相火,成为“滋阴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并称为“金元四大家”。由于朱氏“治病灵效,冠绝一时,又复内笃伦常,外重公益,立身行己,一以圣贤为指归。至其布衣蔬食,清修苦节,尤为人所难能。于是四方学者归之如云,名重江浙。”至1358年夏,“端坐而死,年七十八”。朱氏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本草衍义补遗》等。《丹溪心法》一书,是他的门人“集其绪论”,整理而成。紫苏庥仁粥即选自《丹溪心法附馀》中。
【参考资料】
《冯氏锦囊秘录·卷六》“产后汗多大便秘结,唯麻子粥最稳,不唯产妇,凡老人诸虚风秘等。炒用大麻子仁、紫苏子各二合,洗净研细,再以水研取汁一盏,分二次煮粥啜之。”
《普济本事方·卷十》:“妇人产后有三种疾,郁冒则多汗,多汗则大便秘。故难于用药,唯麻子苏子粥,最佳且稳。紫苏子、大麻子二味各半合,洗净研极细,用水再研取汁一盏,分二次煮粥啜之。“”
《成方切用·卷六》:“麻仁苏子粥,治老人风秘。大麻仁、紫苏子等分,洗净合研,再用水研,取汁煮粥。麻仁阳明正药,(编者注:“阳明”指胃肠的意思),滑肠润燥,利便除风。苏子兼走太阴,润肺通肠,和血下气,行而不峻,缓而能通,故老人产妇气血不足者,所宜用也。”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