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医文化医药之最正文

《新修本草》: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

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是我国唐朝编撰的《唐新本草》,据今已有近1350年的历史,比西方早了800多年。

《新修本草》出现在唐朝并不奇怪,这是由当时的主客观条件决定的。就客观条件而言,一是唐朝以前治病的主要参考书籍为《本草经集注》,这是由南北朝陶弘景根据东汉时的《神农本草经》编著的,距离唐朝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加上战争流徙传抄有误等,此时需要一本新的药籍。二是唐朝疆域统一广阔,南北民族融合,日本、朝鲜、印度特使也带来了一些新的药品,也需要一部权威药典加以规范。从主观条件来说,唐朝经济繁荣,国力空前强盛,多位名医在世,具备了编制国家药典的能力、实力、经验以及相应的专业人才,这就为诞生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创造了条件。

唐高宗(李治)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唐高宗诏令了一批人来编撰《唐新本草》。据《新唐书·艺文志》,这批人共有23人,是一个庞大的编撰队伍,一半以上的人都具有医学背景,包括尚药奉御许孝崇、胡子彖、蒋季璋,尚药局直长蔺复珪、许弘直,侍御医巢孝俭,太子药藏监蒋季瑜、吴嗣宗,承蒋义方,太医令蒋季琬、许弘,丞蒋茂昌,太常丞吕才、贾文通。

另外一批人则有点滥竽充数的嫌疑了:他们是王公贵族英国公李勣,高级官员太尉长孙无忌,临时出任“检校中书令”之职的许敬宗——他的本职是太子宾客弘文馆学士;礼部郎中兼太子洗马弘文馆大学士孔志约;太史令李淳风,潞王府参军吴师哲,礼部主事颜仁楚。苏敬虽官职为右监门府长史,但其出身医家,本人也是医生,不算冒牌。但不知何故,这本书在这里漏掉了一个被后人称为“药王”的人,他就是658年加入编撰队伍的孙思邈(成书后被唐高宗授予尚药承务郎)等。

有意思的是,太史令李淳风既是知名天文学家、数学家,也是一位道士,与孙思邈一样注重道家养生观,探索养生术,研究古人方剂,也许这是他被纳入到编写队伍的一个原因。这也说明,当时医、儒、道分的并不是绝对清楚。

在编撰过程中,撰写者并非平地架屋,而是参考了此前历代有价值的古书药籍,此书便是通过对《本草经集注》进行勘正注文、增补新药而成的。有了皇帝的支持和前书的基础,加上专业的检校,这本书编撰的相当快,仅用三年时间《新修本草》便完成了。因为是皇帝下令编撰的,是政府行为,所以不仅是中国政府制定的首部药典,也是世界上首部国家药典。竣工之日,唐高宗接见了编撰者,给予嘉许。

《新修本草》图文并茂,五十五卷(一说五十上卷):正文20卷,目录1卷;《药图》25卷,目录1卷;《图经》7卷。正文实际载药850种,较《本草经集注》新增114种。这本书为什么命名为《新修本草》呢?这是因为,中国古代药物原料虽然源于植物、动物、矿石,但木本、草本类仍占大多数,其记载药物的书籍便称为“本草”。此书为唐朝新编撰的,所以命名为《新修本草》。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增加了114中药物,更重要的是纠正了《本草经集注》的许多谬误之处,为后世辨正药物基原提供了重要依据。

中国药籍大都是在前代基础上勘误、修订和增加的基础上形成的。《神农本草经》就是在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的,被誉为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南北朝时期的梁代陶弘景对《神农本草经》进行了整理补充,著成《本草经集注》一书。唐朝又在《本草经集注》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形成了《新修本草》。这三本书是我国古代药物知识的三次总结,对后世影响深远。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张仲景最早发明注射器

下一篇: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