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医文化中医流派正文

孟河医派

孟河医派作为中医学的重要流派,其形成背景可追溯至汉魏时期葛洪等人于附近茅山地区的道教活动,后历经两晋、南朝、隋、唐、宋、元朝代更迭,虽世道陵替,而薪火不绝,陶弘景、许叔微、王肯堂诸人皆为其中佼佼之辈。 明末清初以来,得益于交运的便利、经济的繁荣与文教的昌盛,常州孟河地区医馆林立,世家众多。 其中,费、马、巢、丁四家医术精湛,誉满杏林,以致“求医者络绎不绝,摇橹之声连绵数十里”,一时为吴中翘首,以致“吴中医学之盛甲于天下,孟河名医之众冠于吴中”之誉不绝于时。

孟河医派的历史源流

(1)孟河医派的区域范围

“江东之州, 常州为大”,自春秋末年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封邑延陵以来, 常州地区开始了长达 2500 多年有准确纪年和确切地名的历史。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 202 年)改延陵为毗陵县,后建郡统县,曾统辖丹徒、曲阿(丹阳)、武进、延陵、毗陵、暨阳 (江阴、张家港 西部)、无锡 7 县。此后千余年间,行政区划屡有沿革,又有晋陵、 兰陵、 尝州等称。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常州路,属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治晋陵县、武进县,领晋陵、武进二县和宜兴、无锡二州。 至正十七年(1357 年)朱元璋改置长春府,同年更名常州府。 清雍正四年(1726 年)析武进另置阳湖,析无锡另设金匮,析宜兴另立荆溪,加上原领江阴、靖江,常州府统领 8 县,有“江左名区,中吴要辅,八邑名都”之称。

孟河地处常州西北,历来为其辖地,据《武进阳湖县志》载:东汉光武初年(公元 25 年),朝廷命开渎,从长江口掘至小黄山下,遂成通江口岸,故称“河庄口”。 唐朝元和五年(公元 810 年),常州刺史孟简在此浚扩老渎, 并向南贯穿至京杭大运河,元和八年(公元 813 年)河成,成为江阴至京口(镇江)间又一条南运河与长江间的水上大动脉,取名“孟河”,镇因河而得名。 孟河地处长江主干道,南接京杭大运河,因其北临长江,西接润州,南瞰毗陵,东望三吴的得天独厚之势, 一直是常州府的江防要塞,也是南宋抵御金兵南侵及明代倭寇进犯北部的
重要通道和屏障。

就地域的归属及医学的影响来看,孟河医学既肇始于常州,又兴盛于常州,且诸多医家均曾悬壶于常州,医理所至,流波甚广。 因此,我们在探讨孟河医派的区域范围时, 大可不必囿于孟河一隅,无论城派、乡派,凡在常州府及附近地区的学医、行医的医家均可视之为孟河医派的范畴。

(2)孟河医学概述

源起萌新期:以葛洪、陶弘景及许叔微、王肯堂等为代表 孟河医派源流甚早,据目前所掌握之文献, 可将其诞生背景上溯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后经隋唐积淀,至宋明时期,医理丰富发展,进而渐有雏形。

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陵夷,衣冠南渡,东晋、南朝先后建都建康,常州自此成为京畿重地、人文渊薮。 据史料载,仅齐梁两朝就共有 15 位皇帝出生于常州,可谓教化昌明,冠绝东南。 中原地区大批官宦及知识分子的南迁, 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科技文化、制度风俗,其中亦不乏精通医药之人,他们落地生根,又与常州本地医家切劘交流,对常州的医学进步产生了强大的辐射作用。 同时,就地理形势而言,孟河地处宁镇山脉东麓,附近地区峰峦纵横,河网密布,尤其是西南百里之茅山地区,素有“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之美称,山川形胜,江南独秀,古来多有隐逸之士避地自处,为道教圣地、上清派祖庭。 先秦时期,郭四朝、李明真人于此修炼,西汉时咸阳茅氏三兄弟又来此采药救灾。 可以说,南北交融的时代印记、十道九医的茅山道教传统,为孟河医派最初的萌芽培育了肥沃的土壤。

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代丹阳郡句容人。 从祖道教宗师葛玄,得庐江人左兹授《九丹液仙经》, 与华佗弟子吴普交往颇厚, 又得家学医药传承,故而精于岐黄之术。 中岁后倦意仕进,隐于茅山抱朴峰,修道炼丹,兼治医务,如是者凡十余载。 晚年居岭南罗浮山炼丹行医,著作不辍。 葛氏于医学深有发凡, 曾汇集晋以前医籍上千卷辑为 《玉函方》,此书后亡轶,今仅能见到其精选本《肘后备急
方》。 《四库全书提要》称:“(其书)有方无论,不用难得之药,简要易明。 ”此书历来为家乡医家所瞩目,费伯雄《怪疾奇方》、马培之《青囊秘传》、巢祟山《千金珍秘方》及丁甘仁的《家传珍方》等书都能找到《肘后方》痕迹。 此外,葛洪中年在茅山地区修道、行医的经历,对句容东南部、常州西部地区的影响深
远,又游戏山水,救治甚众,附近百姓记其医事而称颂者甚多, 故后人有称孟河医派为葛洪医药之余绪,言之有据,实属确论。

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居士,南朝丹阳秣陵人。 “祖世已来,务敦方药”,祖传《范汪方》,几代以来用此书治病救人, 梁代齐后辞官隐居茅山华阳洞。 陶弘景一生著述颇丰,有《本草经集注》7 卷、《肘后百一方》3 卷、《效验方》5 卷、《补缺肘后百一方》3卷及 《梦书》、《效验施用药房》、《服食草木杂药法》等。 陶弘景将《神农本草经》进行了归纳整理、增补修订,著成《本草经集注》,在体例上首创按药物性质分类;在药物数量上取《神农本草经》365 种,再加上汉晋两代名医所用的药物 365 种, 共计 730 种,并对药物名称、来源、产地、形状、药性、鉴别、功用、炮制、保管等均加记述。 同时,还考定了古今药物的度量衡,为我国药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对孟河医派本草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自隋唐而至靖康之难,宋室南迁,常州地区医学余焰不熄,代不乏人,就中又有伤寒大家许叔微承续医脉。 许叔微,字知可,北宋真州白沙(今江苏仪征县)人。 幼年失怙,矢志岐黄,成年后久试不第,转而弃儒学医。 48 岁逢靖康之难,举家南迁,居常州以行医为业,6 年后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 晚年因不满宋廷偏安,又目睹忠良荼毒之状,遂辞官退隐,居马迹山(今无锡马山,隋至建国初历属武进)行医济人,著书立说,抗金名将韩世忠曾亲赠“名医进士”匾额。 许氏医学著作甚多,现有《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 及 《普济本事方》传世。 其所著《本事方》,秘藏本传至高僧荆山浮屠,再传罗知悌, 朱丹溪得罗知悌授此书而珍视不已,晚年嘱弟子整理的《丹溪心法》即仿《本事方》而作,是明清时医案类著作的初始形式。 许叔微在常武地区行医近二十年,尤其是对常州东南部地区的影响较大,他对《伤寒论》研究及自己医案的整理总结等则为后继孟河医家所继承和发扬。

明朝时期, 另一位进士出身的名医亦于此登坛,是即金坛王肯堂。 王肯堂,字宇泰,又字损仲,号念西居士,别号损庵。 因早年母病而习医道,饱览历代医书,兼收并蓄,见解独到,20 岁时又因救治胞妹重病而声名大振,四方延诊求方之徒常满庭户。 40岁时中进士,官至翰林院检讨,后因倭患横行,朝政糜烂,愤而辞官,研习医书,潜心著述。 其一生笔耕不辍,著作极丰,存世有《证治准绳》、《医镜》、《医辨》等。 他通晓伤寒,精于内科,擅治外科,又重视人体解剖,精于外科手术,记有外科手术如肿瘤摘除、甲状腺切除、耳脱落再植、肛门闭锁症手术治疗、骨伤整复、唇裂补术等医案并有附图,还有麻醉药物及其组成, 对孟河医派外科刀圭之术的影响尤深。王肯堂内、外、妇、儿、骨各科均有涉猎,亦开创了孟河医派各科皆擅之先河。

形成发展期:以胡慎柔、顾元交、法徵麟、法公麟等为代表 明末清初,伴随着经济的南移与漕运的兴盛,以孟河为代表的常州地区民生富庶,崇文重教。 其中常州学派、阳湖文派、常州词派、常州画派、孟河医派等派竞相登上历史舞台,袁枚曾赞曰“近日文人,常州为盛”,可谓名士辈出,学者叠现。又因孟河地处水路咽喉、战略要冲,左近医药名家多会于此,各种学术思想相互砥砺,治学方法多有借鉴,其中尤以胡慎柔、顾元交、法徵麟、法公麟、费尚有、马院判、钱祥甫、钱维岳等人医名卓著,声闻四省。 可以说,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条件,繁荣的漕运经济,深厚的文化积淀,为此时孟河医派的形成与核心医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胡慎柔,明末著名僧医家,毗陵(常州)人。 幼年寄育僧舍,后出家为僧,法名住想。 胡慎柔博通佛教典籍及儒家经史,因患痨病,经浙江查了吾先生治愈,遂随查师学医十余年,颇有所获,后经查师推荐从名医周慎斋继续研习, 留心摘录周师临
证经验,诠次成书。 回毗陵后独立行医,治病辄应,疗效卓著,往来苏、浙、皖等地,救治甚多。 临终前将手札及生平著述授予弟子石震, 刊成 《慎柔五书》,其中论述虚损、痨瘵的治法经验,可为老人虚人调养指归, 对痨病的论述和治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顾元交,明末清初医家,毗陵(常州)人,字焉文。 中年遇胡慎柔,并随之游,后以医为业。 顾氏对本草学深有研究,以《本草纲目》浩繁、《本草经疏》多附会、《本草蒙荃》浅陋,故取众书之长,篡为《本草汇笺》十卷。 该书首列药图,集运气及诸药学总论,继以草、木、果、谷、菜、人、禽、兽、虫、鱼、鳞、介、玉、石、水、火、土等分部类药,载药近 400 种,以临床用药内容为主,介绍药性功治,并附录验方。 后经龙耕堂刊为 《本草汇笺》、《总略》、《芥说》、《图》四
卷。

法徵麟字仁源,其弟公麟字丹书,均为清康乾时孟河名医,以擅治伤寒及内科而闻名。 乾隆年间,大学士程景伊曾撰法氏谱序,谓“徵麟喜急人之难,至今行路犹称之,次其一事也”,公麟医名较其兄更著,常以所得医资周济贫弱,名重乡里。 二人后代亦以医为业,尤擅治伤寒诸证。 法氏一门后于清晚期迁出孟河,一支定居武进雪堰,一支定居宜兴和桥,世称法氏世医。

此时的孟河医派方兴日盛,名家辈出,除以上所述诸家之外,费尚有、马院判、钱祥甫、钱维岳等人亦名著一时,他们或精于内外诸科,或擅长针刀之术,共同形成了孟河医派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

鼎盛弘远期:以费伯雄、马培之、丁甘仁等为代表 此前千余年萌芽、形成的基础上,孟河医派于清末民初迎来自身发展的鼎盛时期, 以费、 马、巢、丁为宗派的四家相继崛起,并在后续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壮大,扬播海内外。 此外,伴随清末海运的兴起,孟河作为苏浙水上交通的枢纽地位日渐没落,加之战乱频仍、河道淤堵,已难复往昔喧嚣繁华。 孟河医家亦不再限于一隅,逐渐向苏州、上海
一带迁移,穷则思变中为中医事业的传承寻求新的机遇, 这一迁移也成为孟河医派逐步走向全国、辐射全球之肇始。

费伯雄,字晋卿,家学渊源,先儒后医,受知于丹徒名医王九峰,少时常习《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伤寒论》等经典,通晓河间、东垣、丹溪等先贤医籍,收诸家之长,遂集大成,擅治疑难杂症,神效奇验。 道光年间曾两度应召入宫治病,先后治疗皇太后肺痈和道光皇帝失音证,均取得显效,御赐匾额及联幅,称道其“是活国手”。 费氏博学通儒,医术精湛,人称其“名士为名医”,蔚然为医界
重望。 其医学思想源于历代各家学术,由博返约,取各家之长补偏救弊,以治法“和缓”,用药“醇正”为特色, 集中体现在 《医醇賸义》、《费批医学心悟》。 《清史稿》有传,评曰:“清末江南诸医,以伯雄为最著。 ”

马培之,字文植,幼随祖父马省三治医,尽得其学,后又旁收王九峰、费伯雄之学术经验,融会贯通。 光绪六年应诏进京视西太后疾,翌年返乡,御赐匾额“福”、“务存精要”,由是医名益显。 著有《马培之外科医案》、《务存精要》、《马培之医案》、《外科集腋》、《马评外科证治全生集》等。 他以内、外、喉三科兼擅著称,于外科特具卓识,推崇全生派,亦吸收正宗、心得两派精华而发明之。 他治疗外科疾病辨证上四诊合参、审症求因,治法上内外结合,擅长刀针而不滥用。 晚年在无锡、苏州行医,在孟河医派的传播上有先驱之功。

丁甘仁,名泽周,以字行。 先后受业于马仲清、丁松溪,后业于马培之,又师从伤寒学派大家汪莲石。 其继承孟河学派经验,最早主张伤寒、温病学说统一,熔经方时方为一炉,创寒温融合辨证体系。 后又悬壶上海,革新中医传承模式,创办全国第一所中医高等院校——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同时教授中西方医学;采用西医教育模式,设立沪南、沪北广益中医院,备学生见习、实习。 当时校内求学者遍及全国,可谓“医誉满海上,桃李满天下”。 孟河医派自丁甘仁及其高徒之手走向全国,走向海外。

孟河医派的主要特色

(1)国手频出,名医云集

除前面所介绍之胡慎柔、顾元交、法徵麟、法公麟及清代费、马、巢、丁等四家外,孟河医派形成的千百年来,亦涌现了众多的医家群体。 据不完全统计,近 200 位名医目前有文献资料可查,其中明、清时府、县志载有吴希孟、杨经、王彦昭、吴杰、蒋宗武、蒋理正六位御医,费伯雄、马培之、邓星伯三位“征君”,徐述、徐迪、丁焕、汤玉、汤瑎、汤启晹等名医立传专记,诵其事迹。 《中国医学史》 中 1840 至 1949 年期间著名医家 12 人中有 5 人都是孟河医派,所谓“孟河名医冠吴中”,诚为至论。 此外,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清末时期孟河地区尚有奚、蒋、贾、杨等数家医名兴盛的世家,但于以后的发展中逐渐外迁或没落了。

清末民初,孟河医派出现了一批名医,如巢崇山、费绳甫、余听鸿、陈虬、沈奉江、马伯藩、贺季衡、恽铁樵、谢观、丁元彦、章巨膺等。 民国时期的孟河医派受近代医学科学影响,提倡中西医汇通,西为中用,以中医专门学校为依托,培养了大批人才,如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恽铁樵创办的“铁樵中医函授学校”,王慎轩开办的“苏州国医专科学校”,秦伯未、严苍山等创办的“上海中国医学院”以及徐衡之、陆渊雷、章次公等创办的“上海国医学院”, 均为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人才精英。

建国后,孟河医派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国各地将散在的门诊、联合诊所合并成立中医医院,创办中医药大学,孟河传人由个体走入医院、高校,此期先后出现了徐衡之、邹云翔、王慎轩、秦伯未、张伯臾、程门雪、黄文东、章次公、丁济民、张赞臣、屠揆先、钱育寿等大批名医,他们或在医院阐扬岐黄, 或在高校培养中医新人,为孟河医派的传承做了很大的贡献。 新世纪以来,两届国医大师中就有孟河医派传人裘沛然颜正华朱良春颜德馨陆广莘 5 人。 时至今日,孟河医派更已走出全国、走向世界,其医学传人亦遍及全球五大洲 17 个国家,共 1800 余人。

(2)著述宏富,泽被后世

孟河医派医家,不仅医术高超,且精于探求医理,善于著书立说,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撰写了大量的医学著作。 据现存资料所记,最早的孟河医派著作当属南朝陶弘景的《肘后百一方》,此后影响深远的则有宋朝许叔微的《伤寒九十论》及《普济本事方》,明代王肯堂的《六科证治准绳》,清代费伯雄的《医醇賸义》,丁甘仁的《丁甘仁医案》,余听鸿的《诊余集》,陆渊雷的《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秦伯未的《内经类证》、《中医入门》等。 近年来,常州市中医医院致力于医派相关文献的爬罗剔抉,截至目前,已系统整理孟河医家相关著述 245 种,较为著 名者如费伯 雄《医醇賸义 》,马 培 之 《外 科 传 薪集》、《马培之外科医案》、《马培之医案》, 丁甘仁《喉痧证治概要》、《丁甘仁医案》,秦伯未《秦氏内经学》、《潜斋医学讲稿》,章次公《药物学》、《章次公医术经验集》,裘沛然《中医历代各家学说》、《中国中医独特疗法大全》、《壶天散墨》 等均录入其中,为后学医家探究医理、研习岐黄积累了经验,提供了便利。

(3)发皇古义,融会新知

中国哲学以“和”为要,强调天人合一,中庸和合。 传统中医植根于此,亦以和法为大要,旨在辨析整体以达平和中正。 《黄帝内经》首倡其说,着眼于生理,重视气血、阴阳的调顺和谐;《伤寒论》继踵其后,着力于临证治疗,开后世和法诊疗之源。 两宋以还,医家如庞安、朱肱、刘完素、李东垣、徐春甫者沿此路数,或倡“和表”之说,或提和解概念,均有所增益发凡。 孟河诸家于此亦深有洞见, 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又有所阐发,如费伯雄“夫疾病虽多,不越内伤、外感。 不足者补之,以复其正;有余者去之,以归于平。 是即和法也,缓治也”、马培之“脏腑不和,则气血乖错,不能周行于身,而百病见矣”,正沿黄帝、仲景一脉,讲求人体自和,治当求和,而法当和缓。

至于寒温之争,自刘完素首持“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作寒医”之说后,医家于二者诊疗多有抵牾,及至清代温热学兴起,则有愈演愈烈之势。 孟河诸家则跳出畛域,抛却门户,力主寒温融合。 丁甘仁即创立寒温融合的辨治体系,认为治疗外感温病不应拘泥于寒温之别,宗《伤寒论》之六经辨证,而不拘泥伤寒方师温病卫气营血理论,而不墨守于四时之温病。 后继门人于此不断研习拓展,如裘沛然力主寒温一体论,张云鹏提出寒温统一说,均对现代中医外感热病学的成立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清末以来,国事日衰,西风美雨,纷至沓来,西方医学的引入,更是对传统中医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面对严峻的生存环境,孟河医家并未作茧自缚、画地为牢,丁甘仁云:“医为仁术,择善而从,不分畛域”,又云:“中医以气化擅长,西医以迹象见长,论其理则中学至精,论其效则西人亦著”,主动接触新学,力求为我所用。 这种圆融通达、融合中西的治医理念亦开此后恽铁樵创立新中医、陆渊雷中医科学化、章次公双重诊断一重治疗等诸公中西医汇通理论与实践之先河, 为孟河医派此后的发展、传播探出了新路。

(4)薪火相继,传承有序

孟河医家众多,术业各有专攻,主张广开门户,有教无类,择徒范围亦不限于家族内部,只要自愿拜入门墙,均一视同仁,传道授术。 尤其是清末以降,费、马、巢、丁四家又通过联姻、合作和师承等形式,更是加强了彼此间的交流,使其学术思想既有传承,更有发挥。 然开门授徒,不囿门户,并不代表降低择徒标准,孟河医派各名家对学徒的选择均很严格,归纳总结,其择徒以德为先、以悟为要、以勤为贵。 此外,孟河医家不但严于择人,亦注重师者品性修养,诸如“思想开明,不惜秘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厚积薄发,取精用宏”、“循序善诱,因材施教”等等,不一而足,可谓以身作则,严于自律。

民国初年,为阐扬国医,发皇古义,孟河医家又相继尝试创办新式学校,较为著名者如丁甘仁迁居上海后,联合同道夏应堂、谢观等筹建并先后创立了上海中医专门学校、 中国医学院等中医教育机构,在培养模式上进行了重大改革,通过院校教育
做到对学生的统一要求,又通过师承教育达到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程门雪、黄文东、秦伯未、章次公等孟河医派大家均为该校早期学生。

然而,无论传统的个人师承,抑或新兴的学院、函授,虽授业形式有异,所传医道始终如一。 中医传承,讲求“术、理、道”的参合,在具体的授业传道中,孟河各名家亦始终秉承中医传统理念, 以道术同授、理法共传,又以“厚基础,宽知识”、“多技能,勤实践”、“发皇古义,融会新知”等内涵融贯其中,在博采诸家、汇通中西中不断取长纠偏、自成新意,最终在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弘扬中达到了统一。

孟河医派的现代传承

(1)搭建平台,开设机构

为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孟河医派文化遗产, 推动孟河医派的发展,2006 年 7月,在常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常州市中医医院成立了孟河医派研究的专门机构——常州市孟河医学研究所。围绕孟河医派在理论、诊疗、文化上的特色优势,研究所全面挖掘、研究、总结孟河名医名家学术思想,并实地走访相关医学传人,建立孟河医学数据库及孟河医学研究网站, 组织筹建孟河医学博物馆,总结经验,指导临床,努力为大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为扩大医派影响,常州市中医医院还广泛开展多学科、全方位合作,与国内较有影响的新安医派、岭南医派以及省内的吴门医派、 山阳医派等建立了较好的合作关系,促进了医派学术资源的整合与互补。 此外,医院还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同济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美国加州中医药大学等国内及国际孟河医派相关研究机构建立学术网络,促进了学术的交流与信息的共享。 如 2008 年参与同济大学中医大师传承人才培养项目,2011 年与美国加州中医药大学签订孟河医派海外传承合作协议, 成立“孟河医派美国加州传承中心”及“美国加州中医药大学中国常州研究生培养基地”。

(2)钩沉文献,付梓刊行

近年来,常州市中医医院孟河医学研究所致力于文献挖掘和理论梳理, 现已系统整理孟河医派名家著述 245 种。 此外,整理再版的《孟河四家医集》、《丁甘仁传》、《当代孟河医派名家医论集萃》、《医法提要》、《两顾堂师带徒讲稿》 等著作也已相继出版, 为现代学者了解孟河医家学术思想铺设了门径。 目前研究所正在点校年内将出版《柳溪别墅医案》,力求通过文献的搜寻、史料的钩沉,深入挖掘孟河医家理论中的吉光片羽,使之重见天日。

(3)依托医院,培养后学

在培养孟河医派传承人方面,常州市中医医院以依托医院为主,通过中西医互动交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研究。 医院现有临床各科室、孟河医学研究所、孟河医派传承工作室、名医工作室等相关机构参与研究工作。 其中,孟河医派传承工作室是全国首批中医学术流派工作室建设项目,常州市中医医院以此为契机,制定了孟河医派百名传承人培养计划,并适时启动四鹰计划、孵化工程,采取一对一、团带团交叉互动及项目培养、开展国际高层论坛等方式,提高中医临床技能,加强国际交流,培养高水平中医人才,以期实现孟河医派的现代化、国际化。 目前,工作室在制定炮制技术标准、推动医派文化传承方面的努力已初见成效。

(4)精诚守和,承续传统

常州市中医医院着力挖掘孟河医派传统文化,通过总结凝练,逐渐形成了以“精、诚、守、和、孝、悌、忠、信、礼、义”为核心价值的道德内涵。 院训“精、诚、守、和”及医训“大医精诚、大德不显”,荣获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二等奖,良好地诠释了中医传统文化,充分体现了孟河医派精诚谦和的遗风。 除医派思想价值的重塑与弘扬外,医院还注重对科普三馆、文化三墙、特色三廊及专题长廊等各色文化硬件的建设,孟河医派博物馆升格为省级博物馆,在打造和改善医院环境形象的同时,着力推进医派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常州市中医医院在弘扬医派文化上的努力,也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成为全国首批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上一篇:龙砂医学流派

下一篇:上海石氏伤科流派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