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医文化中医流派正文

温热派以《湿热病篇》名世的薛生白

与叶天士同郡且同时,学术风格相近的薛生白,在新感温热病的诊治上也多心得,后世多叶薛并提,视为吴们医派的中坚。

薛生白

薛生白(1681-1770),名雪,号一瓢,又号扫叶山人,磨剑山人、槐云道人,与叶天士同郡。医术尤精,疗治多奇迹,与天士齐车。所著《湿热病篇》,是一篇研究湿热病证较系统而完整的文献,数百年来,风行于江浙,与叶天士《外感温热论》比翼交飞,共为新感温热派的主要著作。

湿热病,据王孟英的意见是,既受湿,又感暑,即是湿温,但亦有品邪久伏而化热者,是与时令密切相关的一种热性病。长夏初秋,气候溽暑,湿中生热,人处于气交之中,怯者着而成病。因此,湿温湿热所称不同,然本质是一样的,总以湿和热为本病的病因。

薛氏指出,湿热病以脾胃为病变中心,所谓:“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湿土之脏,故多阳明太阴受病”,他又说:“病在二经之表者,多兼少阳之位,病在二经之里者,每兼厥阴风木,以少阳厥阴同司相火,阳明太阴湿热内郁,郁甚则少火皆成壮火,而表里上下充斥肆逆,故是证最易耳聋、干呕、发痉、发厥”。湿热病中,中气之强弱,体质之阴阳,是湿热盛微疾病轻重的关键,所谓:“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若湿热之证,不挟内伤,中气实者,其病必微”。另外,湿与热的分与合,也是病势轻重的根源,他说:“热为天之气湿为地之气热得涅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湿热病与伤寒有受邪途径上的不同,他说:“太阳为寒水之脏,主一身之表,风寒必自表入”而“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而入者,十之八九气湿热病与春温亦有差异,“少阴不藏,木火内燔,风邪外袭,表里相应,故为温病。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温病乃少阴太阳同病,湿热乃阳明太阴同病”,两者在病变部位及病变机理上不同。

在湿热病的辨证方法上,他采取了纵与横两种手法。所谓纵,即据上焦、中焦、下焦以分证;所谓横,则依据表里,分成表分、肌肉、筋脉、脏腑诸层次。薛生白认为,湿与热的分与合,是决定湿热病病情轻重缓急、病势进退的关键。所谓:“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故薛氏治疗湿热病,大抵以权衡湿热之轻重偏胜,以促之两分为大法。如湿在表分肌,肉,以微苦微辛以开达肌胺,逐湿外出,药如六一散合薄荷叶等;湿热郁蒸,上焦气机受阻,见脘闷懊侬、壮热口渴,则以枙、鼓、枳、桔轻开上焦肺气,气化则湿亦化;余邪不清,气湿蒙绕三焦,脘中微闷,知饥不食,又以藿香、薄荷佩兰、批把叶等轻清之品芳化之;湿伏中焦,汗出胸痞,口渴舌白,则以苦温之品芳开之。总之,使湿热分离,其病则易愈。《温热病篇》对湿热病的证治条分缕析,其述变证尤多,治法活泼,故亦被后世推为习温病学的必读之作。

薛氏门人邵登溉。字步青,对外感温热病亦有研究,著《四时病机》等书。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上一篇:温热派倡导三焦辨证的吴鞠通

下一篇:温热大师叶天士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