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调温病与伤寒的区别
按照传统的观点,伤寒是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应当隶属于伤寒,《伤寒论》也无可非议地成为外感热病临床的准则,然而,这个观点不断受到历代医家的冲击。如元代名医王履曾辨明伤寒与温病在概念、发病特点及治疗原则上的区别,指出:“仲景专为即病之伤寒设,不兼为不即病之温暑设”。明代吴又可也在《温疫论》中详细论述了伤寒与温疫的不同。在前代医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温热派提出了伤寒温病分论分治的主张,其主要观点是强调温病与伤寒为外感病的两大类别,病因病机截然不同,概念不可混淆,治疗应严加区别。并指出《伤寒论》虽然为治疗外感病的专书,但其内容毕竞“详于寒,略于温",其阳明病证治内容虽可运用于温病,但远远不能概括所有的温病的证治,因此主张温病学必须“跳出伤寒圈子”,创立新论以“羽翼伤寒”。
概括温热派诸家的论述,伤寒与温病的区别在以下几点:(1)邪气性质。伤寒为风寒之邪,温病为温热之邪。(2)受邪途径。“伤寒由毛窍而入,自下而上,始足太阳......温病由口鼻而入,自上而下,鼻通于肺,始手太阴”(《温病条辨》)(3)辨证大法。伤寒主六经,温病主三焦及卫气营血。(4)病机传变。“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温热论》)(5)转归。伤寒伤人之阳,温病伤人之阴,此外,在县体各证的治疗上尚有许多区别。
温热派强调温病与伤寒的区别的目的,是使温热病的治疗摆脱《伤寒论》的外感热病诊疗体系,另辟新径。这种学术观点,固然对温病学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也带来一定的局限,清末经典伤寒派及伏气温热派曾对此作过批评。
二、长于治疗新感温热病
据传统看法,温病有新感伏气之分。新感温热病,是指四时感受外邪、随感随发的温病,如春之风温,夏之湿温、暑温,秋之温燥、冬之冬温等。这些温病与时令关系密切,且初起多见表热证,如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身疼痛,咳嗽、口微渴,尿微黄,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从温热派各家的代表作看,他们所论的疾病大部分属于新感温热病。叶氏《温热论》开首谓:“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很明显是指新感而言。《温病条辨》谓:“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与叶氏之说相同,且其所列温病开首之辛凉平剂银翘散,本为风淫于内的风热表证而设。至如叶氏擅长治疗风温、湿温,薛生白擅治湿热病,吴鞠通擅治湿温,陈平伯擅治风温,这在其著作中反映得比较明白。对此特点,后世医家巳有评论。如近代绍兴名医何廉臣说:“前哲发明新
感温热,如叶香岩之《论温十二则》......,吴氏鞠通之《温病条辨》,立论非不精详;然皆为新感温暑而设,非为伏气温热而言”。清代章虚谷说:“若外感温病,近世叶天士论之,辨明源流,而与伤寒不同,亦与内发之温病各别。”晚清名医柳宝诒亦明确指出:“叶氏《温热论》所谓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者,皆指此一种暴感风温而言”。并认为《温病条辨》横分三焦,谓凡病温者必始于上焦手太阴,实是指时感温风之证而言。关于新感温热病的治疗特点,虽有仲景在暍湿等篇中提及,但毕竞未能详论,至温热派能作专门研究并有所发现发明,对传统外感热病学贡献甚大,但由于接触病种的限制,其许多理论并不能十分全面地揭示整个温热病的病变规律,故后世医家盲目崇拜,并夸大其临床价值,便带来了一些偏弊。
三、创立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
卫气营血与三焦都是《内经》中有关人体生理的基本理论。叶天士,吴鞠通等医家发现外感温热病有卫→气→营→血和上焦→中焦→下焦的传变过程。所谓:“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温热论》)“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则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温病条辨》)。卫气游行于皮肤肌腠之间,职司开合,邪在卫分,多见诸表热症状,病势轻浅。气的生理具体表现在脏腑的功能活动中,故一且邪入气分,由于受邪的脏腑、部位有不同,病机、证候也有很多类型,涉及面较广,病势较卫为深重。营为水谷之精气,注于脉中化以为血,邪入营分,营阴受灼,可见舌质红绛、脉象细数等证;营气通于心,营分有热,心神被扰,可见心烦不寐,甚或神昏谵语等神志症状,邪更深入则至血分,迫血妄行。可见吐便血、溲血、斑疹透露等症状。邪入营血、病势更为深重。卫气营血辨证能较清楚地反映出温热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病变特点。三焦辨证是从脏腑的角度揭示了外感温病的病变过程。总的来说,上焦手太阴肺的病变,多为初期阶段;中焦是阳明胃、足太阴脾的病变,多为中期阶段;下焦是厥阴肝。足少阴肾的病变。多为极期阶段。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结合,成为温热派临床的特色,也补充了《伤寒论》的不足,这不能不说是温热派的一大成就。
四、治有缓急之法
按照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温热派在临床上主要是依据病势的进程来确立治法方药,如卫分证治宜汗解,气分证治宜清气泄热,营分证清营透热,以冀外入之邪热能透出气分而解,血分证则须凉血散血,所谓“在卫汗之有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温热论》)就三焦证治而言,病在上焦,治宜轻清宜透,使邪从汗解;病在中焦,则须视各脏腑病机而分别论治;病在下焦,邪少虚多,宜取味厚质重之品以滋肝肾之阴。所谓“治上焦如羽,治中焦如衡,治下焦如权”(《温病条辨》)治疗步骤不能乱,须据病势轻重,病位浅深而定,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错”(《温热论》)这与温疫派早治速治、控制病势的治疗原则有很大的不同。
五.重视养阴生津
“伤寒伤人之阳,故喜辛温、甘温、苦热以救其阳;温病伤人身之阴,故喜辛凉、甘寒以救其阴”(《温病条辨》)“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外感温热论》)“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温热经纬》)这是温热派十分强调的思想。各家在实践中创制了不少治法方药,如叶天士的甘凉濡润法,适宜于温邪灼伤肺胃津液之证;吴鞠通的滋阴熄风法与滋阴复脉法,分别适宜于温邪深入下焦,真阴劫夺的虚风及邪少虚多、阴亏液涸之证.由于养阴保津法则的完善,为该流派增色不少。
六、擅用开窍剂
神昏窍闭,热传心包,为温病常见的逆证,叶薛诸家除能运用解表透热、通腑逐邪、清营凉血诸法透邪逐邪之外,并能擅用“三宝”等芳香开窍之剂。所谓“三宝”,即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此类方药气味芳香,辛散走窜,对子那些痰热蒙闭心包,清之不应身攻之不解的神昏窍闭,有独到的疗效。俞东扶曾说:“叶案之论温热,有邪传心包,震动君主,神明欲迷,弥漫之邪攻之不解,清窍既蒙,络内亦痹,豁痰降火无效者,用《局方》至宝丹,或紫雷、或牛黄丸,宗喻氏芳香逐秽宣窍之说,直足超越前贤(《古今医案按》)
七、长于治湿
“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外感温热论》)地域的因素,使叶、薛、吴、王诸家都长于治湿,如以辛凉疏解取微汗以化湿,以芳香清洌之品醒脾以化湿,以微苦微辛灵动之品流气以化湿,以甘淡渗利之品利湿而通阳,皆补充了《伤寒论》的不足。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