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五行制化
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生中有克,克中有生,以维持五行之间的协调和稳定。
五行制化,源于《素问·六微旨大论》“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之论,是五行相生与相克相结合的自我调节机制。五行的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则事物的发展就会过分亢奋而失衡。只有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才能维持事物间的协调平衡,促进事物稳定有序的发展变化。诚如张介宾《类经图翼·运气》所说:“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五行的相生与相克并不是绝对均衡的,或者以生为主,生中有克;或者以克为主,克中有生。如以火为例,木能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而金克木,生中有克,可以防止木对火的过度资生而导致火旺;水能克火,但火能生土,土又能克水,克中有生,可以防止水对火的过度克制而导致火衰。由此可见,五行学说是以五行的相生相克来说明各子系统之间复杂的调控机制,防止某一方的太过或不及,维持五行整体系统的动态平衡。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不是简单的两行之间的关系,而是五行之间彼此作用的连锁反应。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现象与控制论的反馈调节原理极其相似,五行的每一行都是控制系统,又都是被控制对象;五行的生与克,实际上就代表着控制信号与反馈信号两个方面。从控制论看,五行的生克制化,就是由控制系统和被控制对象构成的复杂调控系统,对系统本身的控制和调节以维持其协调和稳定。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