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水渗湿药主治水湿诸证(水肿、湿滞)及排尿不畅、痰饮、黄疸、淋浊诸证,应用面甚广。
桂枝通阳化气,温化水饮;茯苓淡渗利湿,利尿消水。合用则温阳利水,共祛表里之水湿。桂枝得茯苓,则不发表反利水;茯苓得桂枝,则制水之功更捷。如五苓散、苓桂术甘汤。
猪苓味淡,利水之力大;泽泻甘咸,善消水臌之腹水,且祛湿清热之中,兼泻肝肾之火。合用则增强利水效果,主治小便不利,如四苓散。
3.茯苓配猪苓
茯苓走气分,淡渗利湿,且补益脾胃;猪苓入血分,利水之功大,长于去胃经之水,但无补益之力。合用则利水渗湿,扶正祛邪兼顾,主治脾胃水湿内停之水肿及水泻。
黄芪甘温,补气升阳,兼实腠理;防己苦寒,行水消肿,兼清下焦湿热。合用则益气行水,凡皮肤、四肢浮肿明显,伴身重、汗出、恶风者用之,如防己黄芪汤。
5.赤茯苓配车前子
赤茯苓泻湿热,利窍行水,善治小便黄赤短少;车前子利水通淋,兼治溺赤淋沥。合用则通淋利水作用增强,主治淋浊、尿少涩痛及水肿。
6.杏仁配薏仁
杏仁苦寒,宣肺利气而润燥;薏仁甘寒,健脾利湿而排脓,并治脚气。合用则行气利水而排脓,主治肺痨肺痈、咯吐脓血者,如苇茎汤、宣痹汤。
7.瞿麦配萹蓄
瞿麦苦寒,能清心热,利小肠与膀胱湿热,偏入血分;萹蓄则以清利膀胱湿热为主,兼治黄疸、湿疹。合用则清湿热利尿之功效更著,如八正散。
8.赤小豆配赤茯苓
赤小豆利水消肿,赤茯苓清利湿热,合用则利水消肿而不伤脾,主治小便不利,水湿内停之水肿、妊娠子肿等。
石韦苦寒,偏人气分,清膀胱湿热而利水通淋;海金沙甘寒,偏人血分,善治小肠与膀胱湿热。合用则清热通淋之功更佳,主治肺气不清和膀胱湿热所致的癃闭和热淋、血淋、砂石淋,治砂石淋以海金沙为主,湿热淋以石韦叶为主。
10.冬瓜子配冬葵子
冬瓜子甘寒,排脓利湿,降痰清肺;冬葵子滑利通窍,兼滑肠通便。合用则利水排脓,主治肺痈、肠痈、咳嗽或咳吐脓痰。
11.茯苓配泽泻
茯苓利水,有补有泻;泽泻利水,有泻无补,但能泻肝肾之火。二药均甘淡平缓,合用则增强渗湿利水作用,主治水饮内停的小便不利,眩晕,水肿身重,烦渴欲饮及泄泻等,如茯苓泽泻汤。
12.木通配车前
木通泻心火,引热下行而利水,其性降中兼通,能通血脉、通大便、通利关节;车前利水清热,明目止泻(车前草兼能凉血止血)。合用则利尿通淋之功更著,如八正散。
13.茯苓配苡仁
二药都具健脾止泻,渗利水湿之功,为平补利湿之品,合用则可增强健脾利湿之功,配入利水药则利水而不伤脾,配入补益药则补而不腻。如参苓白术散。
滑石味淡性寒,淡可渗湿,寒能清热解暑,甘草清热和中。合用则清热利湿解暑。主治暑邪内侵的身热、心烦、口渴、小便短赤、吐泻等。
二药均有利水作用。茅根甘寒,利水而不伤阴,且能止血。主治肾病水肿,伴血尿者尤佳。
16.滑石配木通
滑石以清热利窍为主,配以苦寒之木通。合具清热利湿、通淋之功。主治热淋,小便热痛赤涩之证。近兼治尿路感染并结石。
17.泽泻配白术
泽泻利水渗湿,白术健脾燥湿。两药合用,既健脾又渗湿,对痰饮、水湿有标本兼治之功。用治痰饮所致的眩晕,亦治泄泻。对体肥多湿者,本方又有减肥作用。瘀生新,为下焦蓄血之主药,如桃仁承气汤。
18.附子配茯苓
附子温阳而茯苓利水,故主治阴水证,即水肿而兼恶寒、脉沉等,古方如真武汤。
19.泽泻配茯苓
茯苓得泽泻而利水除湿之功倍增;泽泻得茯苓,则利水而不伤脾。故主治一切水湿停留,如水肿、黄疸、泄泻、淋浊、小便不利等,古方如五苓散及其类方。
湿热阳黄,必须清热利湿兼长之品治之。茵陈偏于利湿,栀子偏于清热,都兼具较强的清利作用,为治黄疸的要药,古方如茵陈蒿汤。
21.木通配车前子
木通与车前子都有较强的利湿通淋功效,具性皆寒凉,故主治下焦湿热之淋浊皆效,症见尿急、尿频、尿痛等,古方如八正散。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