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消食化积;解毒消肿;活血止痛。主治风湿痹痛;食积腹胀;小儿疳积;腹泻;痢疾;中暑;黄疸;肝炎;肝脾肿大;咳嗽;瘰疬;肠痈;无名肿毒;脚湿肿烂;烫火伤;湿疹;皮炎;跌打损伤;蛇蛟蝎螫。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大剂30-60;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
1.汪连仕《采药书》:治风痛肠痈,跌打损伤,流注风火虫毒,散郁气。洗疝,合紫苏煎汤。
2.《李氏草秘》:煎洗腿足诸风,寒湿痛,拘挛不能转舒。
3.《生草药性备要》:其头治新内伤,煲肉食,补虚益肾,除火补血;洗疮止痛,消热散毒。其叶擂米加糖食,止痢。
4.《本草纲目拾遗》:中暑者以根、叶作粉食之。虚损者杂猪胃煎服。治瘰疬用根煎酒,未破者消,已溃者敛。
5.《本草求原》:理脚湿肿烂,蛇伤,同米擂食并敷。
6.《植物名实图考》:为洗药、解毒,去风,清热,散寒。敷无名肿毒,并补筋骨。
7.《草木便方》:补虚劳,调理脾胃元气,治病后虚肿、耳鸣。
8.四川中药志》:治失眠,久咳。
9.《重庆草药》:健脾除湿,益气补虚。常用于小儿瘦弱,脾弱气虚,食积疳积,及成人气虚浮肿,臌胀,耳鸣,腹泻,遗尿,妇女虚弱白带,干病。并虚弱劳伤,虚痢,痒子瘰疬之由于气虚不愈者。
10.《上海常用中草药》:祛风,活血,止痛,消肿。治风湿酸痛,跌打损伤,肝脾肿大,无名肿毒。
摘录
《中华本草》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