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症状大全外科症状正文

臁疮

【概念】

臁疮,是指生于下肢膝骨内外侧的疮疡,长期不愈的症状。中医称小腿胫骨为臁骨,疮面生于小腿内侧者,称为里臁疮;生于小腿外侧者,称为外臁疮,均可称为臁疮,俗称“老烂腿。”

裙风、裤口(裙边疮即裤口风疮《疡医大全》)与臁疮相近似,在古代文献里多并为一类。但二者在病因及证候上都不尽相同。

【鉴别】

常见证候

湿热下注臁疮:初起局部红肿,疼痛,继而溃破,浸淫瘙痒,脓水淋漓,后期疮口边缘硬而隆起,久不愈合。严重者可有恶寒发热,口干尿黄,舌苔黄腻,脉滑数。

脾虚湿盛臁疮:疮口肉色灰白,脓水淋漓而清稀,朝宽暮肿,肢体倦怠,不思饮食,头晕口干。舌质淡,苔白,脉缓。

血瘀气滞臁疮:局部皮肤颜色紫暗,青筋显露,溃烂浸淫,刺痛,下肢沉重麻木,行走时更甚,舌质紫,苔薄,脉弦涩。

肝肾阴虚臁疮:局部不痛或微痛:颜色暗红,伴有低热,或午后发热,不思饮食,失眠多梦,舌质红,苔薄,脉数。

鉴别分析

湿热下注臁疮与脾虚湿盛臁疮:湿热下注臁疮,多因外受水湿浸淫,入里郁而化热,湿热侵入阳明经脉,阳明多气多血,气血受湿热熏蒸,则皮肉溃烂而成臁疮。脾虚湿盛臁疮,则多因劳力过度伤及中气,或久经站立,过负重物,使脾气受损,湿邪留滞.肌肤失养而成臁疮。两者辨证要点为:湿热下注所致者,局部热赤肿烂,痒甚,苔黄腻,脉滑数;睥虚湿盛而致者,局部肉色灰白,脓水清稀,苔薄白,脉缓。前者治宜清热解毒,方用仙方活命饮,佐以槟榔等;后者治宜健脾化湿,方用四君子汤合二妙丸。

血瘀气滞臁疮与肝肾阴虚臁疮:前者为实证,后者为虚证。两者共同点为病程长,局部颜色发暗,但其病因及症状有明显区别。血瘀气滞臁疮,乃由气滞血瘀,外受水湿浸淫,或蚊虫叮咬,局部溃破,或撞损皮肤,络脉阻滞,以致下肢臁骨处溃烂滋水;肝肾阴虚臁疮,多罹患于热病之后,或房劳过度损耗肾精,致下肢肌肉渐渐剥损,加之阴火下流而成。鉴别要点为:血瘀气滞者,下肢青筋暴露,胀痛明显,舌紫脉涩;肝肾阴虚者,伴低热,消瘦,舌质嫩红,脉细数,前者治宜活血理气,方用木瓜槟榔散;后者治宜滋阴降火,方用六味地黄丸

臁疮有内外之分。大凡外臁属足三阳经,多属湿热疾患,治之较易;内臁属足三阴经,多属阴虚火旺而致,治之较难。若以疮色言,红肿_觖痛者易治,黑黯漫肿者难疗。治外侧多用清渗之剂,治内侧多用滋补之剂。一清一补,迥然有别。

【文献别录】

《洞天奥旨·内外臁疮》:“久犯房事,以致皮黑肉烂,臭秽难当,若夫妇人女子经期血散,亦往往肉黑肌坏,故经年累月而不愈也。所以男妇苟生内外臁疮,必当节欲慎房,始易奏功耳。”

咨询电话:010-87264942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足趾发黑

下一篇:下肢生疽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