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清热,通便,活血,解毒。治二便不通,热淋,赤痢,便秘,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烫伤。
①《四川中药志》:消瘀血。治大小便不通,疗赤痢,并治热淋,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及咳嗽哮喘。
②《贵州草药》:清热,解毒,除湿,消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6钱。外用:捣敷。
附方
①治赤白痢:鲜小二仙草二两,红白糖为引。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②治血崩:小二仙草二两,金樱子根一两,精肉四两。炖服。(江西《草药手册》)
③治女子干病:豆瓣草、石枣子、石柑子、石海椒。炖猪肉服。如服后月经已通,可加益母草、对叶草再服。(《四川中药志》)
④消水肿:豆瓣草一两,切细,红糖五钱。蒸服。(《贵州草药》)
⑤治烫伤:豆瓣草适量,研末,加冰片少许,麻油调搽患处.(《贵州草药》)
摘录
《*辞典》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