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金丸--处方来源:《丹溪心法》卷一
【方剂名称】左金丸
【别名】回令丸、萸连丸、茱连丸、佐金丸、二味左金丸
【功效】泻肝火,行湿,开痞结,降逆止呕。
【主治】肝火犯胃,嘈杂吞酸,呕吐胁痛,筋疝痞结,霍乱转筋。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白汤送下。
【制备方法】上为末,水为丸,或蒸饼为丸。
【备注】本方治证为肝失条达,郁而化火,以及肝火犯胃所致。方中重用黄连苦寒泻火为君,佐以辛热之吴茱萸,既能降逆止呕,制酸止痛,又能制约黄连之过于寒凉。二味配合,一清一温,苦降辛开,以收相反相成之效。
【临床应用】锑剂反应性呕吐:一卫性男青年,工人,患慢性血吸虫病,在血吸虫病房住院治疗,采用酒石酸锑钾(简称锑剂)20天疗法。至疗程第7天(注射第7针)时,泛恶呕吐,难以忍受,遂要求中止治疗,当时我建议用中成药左金丸治之,每次3g,1日3次。药后1天,泛恶呕吐缓解。继续注射锑剂,配合服用左金丸,不再发生呕吐,以致疗程顺利结束。与此同时,该病房另有恶心呕吐反应者8人,经服用左金丸,均获得了止呕的效果。
【各家论述】
1.《医方考》:左金者,黄连泻去心火,则肺金无畏,得以行令于左以平肝,故曰左金。吴茱萸气臊味辛性热,故用之以为反佐。以方君一臣一,制小其服者,肝邪未盛也。
2.《医方集解》;此足厥阴药也。肝实则作痛,心者肝之子,实则泻其子,故用黄连泻心清火为君,使火不克金,金能制木,则肝平矣;吴茱萸辛热,能入厥阴肝,行气解郁,又能引热下行,故以为反佐。一寒一热,寒者正治,热者从治。
3.《古方选注》:经脉循行,左升右降,药用苦辛,肃降行于升道,故曰左金。吴茱萸入肝散气,降下甚捷;川黄连苦燥胃中之湿,寒胜胃中之热,乃损其气以泄降之,七损之法也。当知可以治实,不可以治虚,若误论虚实而用之则误矣,
4.《金鉴》:胡天锡曰,此泻肝火之正剂。独用黄连为君,以实则泻子之法,以直折其上炎之势;吴茱萸从类相求,引热下行,并以辛温开其郁结,惩其扞格,故以为佐。然必木气实而土不虚者,庶可相宜。左金者,木从左,而制从金也。
5.《谦斋医学讲稿》:方中黄连入心,吴茱萸入肝,黄连的用量六倍于吴萸,故方解多作实则泻其子,并以吴茱萸为反佐药。我认为肝火证很少用温药反佐,黄连和吴茱萸归经不同,也很难这样解释。从效果研究,以吞酸嘈杂最为明显,其主要作用应在于胃。黄连本能苦降和胃,吴茱萸亦散胃气郁结,类似泻心汤的辛苦合用。故吞酸而兼有痰湿粘涎的,酌加吴茱萸用量,效果更捷。
【附注】回令丸(原书同卷)、萸连丸(《医学入门》卷七)、茱连丸(《医方集解》)、佐金丸(《张氏医通》卷十六)二味左金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本方方名,《医学纲目》引作“回金丸”。
【摘录】《丹溪心法》卷一
左金丸--处方来源:《中国药典》
【方剂名称】左金丸
【处方】黄连600g 吴茱萸100g
【性状】为黄褐色的水丸;气特异,味苦、辛。
【炮制】以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泻火,疏肝,和胃,止痛。用于肝火犯胃,脘胁疼痛,口苦嘈杂,呕吐酸水,不喜热饮。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