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药词典中药词典C正文

苍耳囊虫

【出处】《纲目》

【拼音名】Cānɡ ěr Nánɡ Chónɡ

【别名】麻虫(《圣济总录》),苍耳虫(《纲目》)。

【来源】为寄居于菊科植物苍耳茎中的一种昆虫的幼虫。夏、秋间,寻觅苍耳草梗上有蛀孔者,其内都有蠹虫,用小刀剖取,随用或焙干后密闭贮藏,或油浸备用。

【功能主治】治疔肿,痔疮。

①《纲目》:治疔肿,恶毒。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痔疮。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调涂、捣敷或用香油浸后敷。

【附方】

①治一切疔肿及无名肿毒恶疮:㈠麻虫(炒黄色)、白僵蚕、江茶各等分。为末,蜜调涂之。(《圣济总录》)㈡苍耳草梗中虫一条,白梅肉三、四分。同捣如泥,贴之。(《保寿堂经验方》)

㈢苍耳节内虫四十九条,捶碎,入人言少许,捶成块,刺疮令破,敷之,少顷以手撮出根。(《纲目》)㈣苍耳虫(不拘量),冰片雄黄各少许(研末),飞廉一棵(捣烂取汁),甘草五钱(用开水泡汁约一两)。上药同放入香油内浸泡备用。用时取虫一只,对准疔头包扎好。(《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

②治痔疮:苍耳虫五分。泡香油外敷。(《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摘录】《*辞典》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苍耳花

下一篇:赤地榆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