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药词典中药词典C正文

赤地榆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拼音名】Chì Dì Yú

【英文名】Chinese Granesbill

【别名】地榆隔山消、万两金、雀食地榆、万榄筋、红寒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紫地榆和五角叶老鹳草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Geranium strictipes R.Kunthp[G.strigosum Franch.]2.Geranium delavayi Franch.

采收和储藏:秋末挖根,洗净,除去须根,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1.紫地榆 多年生草本,高15-30cm。根茎木质化,具数条粗壮的根。茎直立,下部有规则的2-3次二叉分枝。基生叶的叶柄长达16.5cm;茎生叶对生,叶柄较短:托叶披针形:叶片五角形,直径2-7cm,3-5掌状深裂,裂片菱形,先端具小尖头,边缘具深浅不同的锯齿,上面暗绿色,下面绿白色,叶脉在上面下陷,在下面凸出。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花梗长4.5-14cm,花柄密被短毛和长腺毛,果时直立;萼片卵状披针形,先端具紫色的长尖头,边缘膜质,有3-5脉,沿脉被伸展的长硬毛和长腺毛;花瓣红紫色,宽倒卵形,先端微凹或全缘,基部具长柔毛;花丝钻形,无毛或基部被毛,花药淡黄色,长圆形;雌蕊与子房近等长,密被向上的白色绢毛,柱头无毛。果长达3cm,被细短毛。花、果期尽-8月。

2.五角叶老鹳草 多年生草本,高15-60cm。根数条,圆柱形。根茎木质,直立,长达7cm,粗达1cm或更粗,具数枚残枯的基生托叶。茎直立,通常较细,具分枝,被伸展的腺毛和紧贴向下的绒毛,下部者较稀疏且无腺毛。基生叶数枚,叶柄长达25cm,被向下紧贴的绒毛,顶部较密;具2枚托叶,托叶膜质,干时暗棕色,披针形,长l-2.5cm,外面被毛;叶片轮廓五角形,长3.5-4cm,宽5-7cm,5深裂几达基部,裂片轮廓菱形,下部全缘,上部羽状浅裂或缺刻,两面疏被伏毛;茎生叶数枚,对生;下部叶具长柄,向上柄渐短,叶片较小。聚伞花序顶生和腋生;有2花;花序梗长达11cm,被伸展或倒向柔毛,有时也有腺毛;苞片线状钻形,长0.4-1.2cm,被极短毛和散生长毛;花梗长1.5-3cm,被短毛和伸展的长腺毛,果时反折;萼片狭卵形或披针形,长0.7-1.2cm,先端具长尖头,外面被紧贴向上的短毛和伸展的长腺毛,3脉;花瓣紫色,基部深紫色,长圆状卵形,先端微2裂,基部有白色长柔毛,在开花期反折;花丝线状钻形,长0.8-1cm,紫红色,下部疏被毛,花药黑紫色;雌蕊长约8mm,被紧贴向上的短毛。果未见。花期6-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2600-3800m的向阳山坡、草丛或灌丛中。

2.生于海拔1500-3000m的林间草地、林缘、灌丛或草坡。

资源分布:1.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2.分布于四川、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 紫地榆根呈圆锥形,长5-15cm,直径1-1.5cm,略弯曲或有分枝。表面紫褐色或暗褐色,有须根痕。质坚实,易折断,断面不平整,粉质,黄棕色,皮部与木部易分离。气无,味苦涩。

【性味】苦;涩;微寒

【归经】肝;脾;胃;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主泄泻;痢疾;消化不良;脘腹;鼻衄;便血;有经过多;产后出血不止;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或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

1.《滇南本草》:止面寒、背寒、肚腹痛,日久大肠下血,七天后赤白痢症。

2.《云南中草药》:消食健胃,止痢止血,治痢疾,腹泻,内出血,月经过多,胃痛。

3.《云南中草药选》:收敛止血,活血,止痛,健胃止泻。治肠炎,痢疾,慢性胃炎,腹泻,消化不良,月经不调,产后流血不止,鼻衄,跌打劳伤。

【摘录】《中华本草》

咨询电话:010-87264942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赤翅蜂

下一篇:刺猬皮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