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
【炮制】
1.百合:拣去杂质、黑瓣,簸除灰屑。
2.蜜百合:取净百合,加炼熟的蜂蜜(百合100斤用炼蜜6斤4两)与开水适量,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不沾手为度,取出,放凉。《品汇精要》:百合,蒸熟用。
【性味】甘;微苦;微寒
【归经】心;肺经
【功能主治】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主阴虚久嗽;痰中带血;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或情志不遂所致的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痈肿;湿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亦可蒸食、煮粥。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风寒咳嗽及中寒便溏者忌服。
【附方】 1.百合固金汤(《医方集解》),养阴润肺,化痰止咳,主治肺肾阴虚。2.滑石代赭汤(《金匮要略》),养阴清热,利尿降逆。3.百合知母汤(《金匮要略》),宁心安神,润肺清热,主治百合病误汗后,津液受伤,虚热加重,心烦口渴。4.百合鸡子黄汤(《金匮要略》),养阴除烦,主治百合病误吐后,虚烦不安,口干唇燥,大便干燥。5.百合地黄汤(《金匮要略》),润养心肺,清热凉血,主治百合病。6.百花膏(《济生方》),主治咳嗽不已,痰中有血。7.补肾丸(《银海精微》),滋阴补阴。
【各家论述】
1.《本经》: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
2.《别录》:除浮肿胪胀,痞满,寒热,通身疼痛,及乳难,喉痹,止涕泪。
3.《药性论》:除心下急、满、痛,治脚气,热咳逆。
4.《食疗本草》:主心急黄。
5.《日华子本草》:安心,定胆,益志,养五脏。治癫邪啼位、狂叫,惊悸,杀蛊毒气,燲乳痈、发背及诸疮肿,并治产后血狂运。
6.《本草衍义》:治伤寒坏后百合病。
7.《本草蒙筌》:除时疫咳逆。
8.《医学入门》:治肺痿,肺痈。
9.《纲目拾遗》:清痰火,补虚损。
10.《上海常用中草药》:治肺热咳嗽,干咳久咳,热病后虚热,烦躁不安。
11.《本草经疏》:百合,主邪气腹胀。所谓邪气者,即邪热也。邪热在腹故腹胀,清其邪热则胀消矣。解利心家之邪热,则心痛自廖。肾主二便,肾与大肠二经有热邪则不通利,清二经之邪热,则大小便自利。甘能补中,热清则气生,故补中益气。清热利小便,故除浮肿、胪胀。痞满寒热,通身疼痛,乳难,足阳明热也;喉痹者,手少阳三焦、手少阴心家热也;涕、泪,肺肝热也;清阳明三焦心部之热,则上来诸病自除。
12.《本草述》:百合之功,在益气而兼之利气,在养正而更能去邪,故李氏谓其为渗利和中之美药也。如伤寒百合病,《要略》言其行住坐卧,皆不能定,如有神灵,此可想见其邪正相干,乱于胸中之故,而此味用之以为主治者,其义可思也。
13.《本经逢原》:百合,能补土清金,止嗽,利小便。仲景百合病,兼地黄用之,取其能消瘀血也。《本经》主邪气腹胀心痛,亦是散积蓄之邪。其曰利大小便者,性专降泄耳。其曰补中益气者,邪热去而脾胃安矣。
14.《本草从新》:朱二允云:久嗽之人,肺气必虚,虚则宜敛。百合之甘敛,甚于五味之酸收也。
15.《医林纂要》:百合,以敛为用,内不足而虚热、虚嗽、虚肿者宜之。与姜之用,正相反也。
16.《本草正义》:百合,乃甘寒滑利之品,《本经》虽曰甘平,然古今主治,皆以清热泄降为义,其性可见。《本经》主邪气,《别录》主寒热,皆以蕴结之热邪言之。主腹胀心痛,利大小便,除浮肿胪胀,痞满疼痛、乳难、喉痹,皆滑润开结,通利泄导之功用。《本经》又以为补中益气,《日华》又有安心益志等说,皆谓邪热去而正气自旺,非径以甘寒之品为补益也。仲景《金匮》以主伤寒后之百合病,《外台秘要》中更多此法,则百合病者,本为伤寒病后馀热未清之证,所以神志恍惚,莫名所苦,故谓之百脉一宗,悉致其病,百合能清泄肺胃之热,而通调水道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野百合 喇叭筒 山百合 药百合 家百合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专家请点击免费预约中医专家(轻松预约到专家)
精彩推荐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