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医案心得正文

谈古论今治便秘

便秘是由于大肠传导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频有便意,但排便不畅的病证。便秘会影响人体正常生活起居,严重者会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中医学对于便秘的认识,是根据其临床症状表现归属于“大便秘”“大便难”“大便结”“阴结”“阳结”“脾约”“便闭”等范畴。现代医学认为便秘的发病因素有功能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肠炎恢复期蠕动减弱致便秘,药物性便秘,内分泌失调致便秘等,可根据其四诊情况,依照中医学便秘辨证施治。

古代医家如何认识便秘

《素问·厥论》篇最早记载:“太阴之厥,则腹满胀,后不利。”《素问·举痛论》载:“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肾脉微急,为不得前后。”东汉张仲景于《伤寒论》提出“阴结”“阳结”“脾约”“津竭”等不同的病症称谓。如《伤寒论》第179条记载:“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也……胃中燥实大便难是也。”第247条记载:“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鞕,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从中可知便秘的病机主要为“胃中燥实”“胃气强”。

《素问·兰室秘藏》将胃肠邪实所致的便秘称为“阳结”。《景岳全书·卷之三十四天集》言:“阳结者,邪有余,宜攻宜泻”,义通实秘。《景岳全书·秘结》将凡属阳虚阴凝,传导失司,或精血亏耗,大肠干燥者称之为“阴结。”《医学心悟》谓:“冷闭者,唇淡口和,舌苔白,小便清,喜热恶寒,此名阴结。” 无论“阴结”“阳结”,皆是胃肠传导失常,不通而为病。

隋唐时期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开始称便秘为“大便不通”。《万病回春·大便闭》提出“便闭”并阐述:“身热烦渴,大便不通者,是热闭也;久病人虚,大便不通者,是虚闭也……虚弱并产妇及失血、大便不通者,血虚而闭也;多食辛热之物,大便不通者,实热也。”金元时期李东垣在《兰室秘藏·卷下大便结燥门》谓:“结燥之病不一,有热燥,有风燥,有阳结,有阴结,又有年老气虚津液不足而结燥者。”认为大便结燥即便秘,可据其病因病机分为热燥、风燥、阳结、阴结、年老气虚津液不足而结燥五类。朱丹溪《丹溪治法心要·卷五》曰:“有虚、有风、有湿、有火、有津液不足、有寒、有气结。” 将便秘分为虚秘、风秘、湿秘、火秘、津液不足秘、寒秘、气秘七类。程钟龄《医学心悟·大便不通》则把便秘分为“实秘、虚秘、热秘、冷秘”共四种类型。

现代中医教材中的便秘

现代中医内科学教材认为便秘的病因有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年老体虚、感受外邪,其病机主要为热结、气滞、寒凝、气血阴阳亏虚引起肠道传导失常,其病位主要在大肠,并与肺、脾、胃、肝、肾等密切相关。按照虚、实辨证原则,将便秘分为实秘与虚秘二类。其中,实秘包括有肠胃积热致热秘,气机郁滞致气秘,阴寒积滞致冷秘三类;虚秘涵括了肺脾气虚致气虚秘,精血亏虚致血虚秘,阴津虚耗致阴虚秘,脾肾阳虚致阳虚秘等四型。

依止古今论述,便秘病因较为复杂多变,其基本病机为因虚和(或)因实而致大肠传导失常,粪便秘结难出。经临证多年,发现临床上见便秘不通的患者,常有虚、实相互夹杂转变的证机表现,需要从整体观念出发,以辨证论治为准绳,不能唯书上单一类型的便秘进行治疗,以免失治误治,延误病机。

气郁血虚便秘案

刘某,女,30岁,2018年10月9日来诊。

主诉:大便排出不畅3年余。

病史自述:3年余前因劳累过度、因家庭因素致情绪暴怒后开始出现排便不畅,排便次数约1周1解,便质干结,伴见乏力,口干口苦,肛门坠胀感等不适。其间于外院多方求诊,服用“芦荟珍珠胶囊”“乳果糖”“促胃肠动力药”等,排便不畅症状稍缓解,但停之则症状反复,患者甚是苦恼。此次经有人介绍就诊,刻下见:面色萎黄,口唇淡白,精神不振,语声低微,排便不畅,约1周/解,大便质干结,肛门坠胀感,时感周身乏力,善太息,口干口苦,舌边生疮,情绪易躁怒,纳食不思,夜寐欠安,小便短赤。平素月经量少色暗,经期不规律。察诊舌质淡边偏红,苔薄少微黄,脉沉细弱,右关弦稍数。

四诊共参,此例患者因劳累过度及气郁怒而发病,久而未能尽愈,辨证考虑肝气郁而化热,兼脾血虚之虚实夹杂证,拟方丹栀逍遥散合脾约丸加减。

处方: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茯神15克,生白术30克,甘草6克,薄荷6克(后下),牡丹皮12克,栀子6克,火麻仁15克,杏仁10克(打碎),生大黄6克(后下),党参10克,肉苁蓉15克。3剂,每日1剂,水煎取200毫升,分早晚餐后温服。嘱患者注意食用易消化食物,忌口辛辣刺激、肥甘厚腻之品,调畅情志。

2018年10月15日复诊,患者诉服上药3剂后,排便较前顺畅,便质仍干,3日1解,乏力亦轻,舌疮愈合,情绪较平顺,纳、寐较前转佳,小便色微黄。察诊舌质淡边稍红,苔薄少,脉沉细弱,右关略弦。患者情绪平顺,肝郁化热之象祛散,上方取法有效,但排便不畅仍未明显改善,思其营血亏虚为本,气郁为标,治病求本需进一步补虚和营润肠通达,故取柴芍六君汤加减。

处方:柴胡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茯神15克,党参15克,生白术30克,炙甘草6克,牡丹皮10克,火麻仁15克,杏仁10克(打碎),柏子仁15克。5剂,每日1剂,水煎取200毫升,分早晚餐后温服。

半月后随访患者,诉服药3剂后,即每日晨起一解,大便质软,排便出较为顺畅,情志舒畅,周身轻泰,纳寐转佳。尽服5剂后,纳寐如常,二便已调,形华渐充。嘱患者注重饮食调护有节得当,畅达情志,劳逸结合。

按:在中医学体系中,以整体观念为指导原则,以辨证论治为具体着手点,正如《伤寒论》第16条:“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医者每于临证中,需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脉等四诊合参,以使理法明确、方药对证,则能切中病机、疗效卓显。

本例患者初望其面色萎黄、口唇舌淡,精神不振,观其舌质淡白,苔薄少微黄,闻其语声低微,问其病程绵长,切脉沉细弱、右关弦稍数,可知便秘日久,伤正耗营,明辨神怯形虚之本,兼见气郁不畅而化热之标象,医者需明白此郁热非大热之实证,不可骤投清热峻下之品,当以理气补血、润肠通下为法。故初诊予丹栀逍遥散疏肝理气养血并兼疏解郁热之象,合脾约丸以令“脾为胃行其津液”,则胃肠受濡,传导渐复。二诊患者郁热象解,乃思患者本为神虚形怯,营血亏虚,故取柴芍六君汤加减,既可疏肝理脾,又能更养营血,润肠通便,气血阴阳俱平,此之谓“治病求本,本于阴阳”,人体恢复阴阳平和。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三仁汤临床用于带下病

下一篇:孔嗣伯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撷要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