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多伴在其他病证中的一个症状。凡遇到便秘,不可不加辨证地应用大黄泻下。《中医内科学》把便秘分为热秘、气秘、虚秘三种,皆是应用的泻下法。但有些便秘情况特殊:如诊治某些虚弱病伴有便秘,误投以大黄泻下通便,不但不会取效,反而效得其反,致病情加重。
典型案例
董某,男,66岁。2012年9月26日就诊。排大便困难2年,近1个月来加剧,近2年大便排出越来越困难,但痛不重,舌质胖大边有齿印,色淡,苔薄白,脉沉缓无力。
治则:补肺气助肠气。
处药:黄芪15g,太子参15g,生白术15g,生山药20g,莲子肉20g,炙甘草10g,茯苓15g,木香10g,砂仁5g,陈皮12g。水煎2次,日服2次,先取4剂,以观疗效。
2012年10月3日二诊:药后排大便功能稍有好转,脉舌同前,前方黄芪改25g,他药同前7剂。
2012年10月11日三诊:药后排大便较前已通畅,仍以前方黄芪改40g,7剂。
2012年10月19日四诊:共服上药25剂后,排大便已经基本正常,日排便1次。舌体仍胖大,色淡,苔薄白,脉沉缓无力。
为巩固疗效,再以前方7剂,隔日服1剂。
按:从以上症状看,舌体胖大、色淡,脉沉缓无力,大便不干结却为稀薄,可以诊为气虚。气虚是何脏腑气虚,是我们必须辩清的。该患者虽有腰痛,双下肢麻痛,是因腰椎间盘突出而致,有没有其他肾虚症状,所以肾气虚可以排除,再其次又没有心、脾、肝脏症状。只剩有肺气了,所以定为肺气虚。为什么定为肺气虚呢?因肺为五脏六腑最上,称为“华盖”,为水之上源,又和大肠相表里的一阴一阳关系。大便的排泄又是通过大肠而排下的,肺气虚,同时会导致了大肠气虚。大肠气虚而导致了排便功能无力而出现这种气虚便秘。
处方中的黄芪、太子参为君主补肺气,又配合白术、茯苓、炙甘草为臣,合太子参为四君子汤,以健脾,取以土生金,还是补肺气,莲子肉、木香、砂仁为佐,同时健脾和胃以助肺气。这样肺气得充,大肠气得助,而行推动大便之功,所以服药25剂而病愈。
初诊只用黄芪15g,服用4剂,是观察疗效,药后果然有效对症,所以后来黄芪逐步加至40g。
体会
首先,排便周期延长是因粪便在肠内滞留时间长,中医诊断多分为阳结与阴结,阳结为实证,阴结为虚证,总以寒热虚实四个方面概括,虚秘主要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治虚证秘2年,多法治疗不愈,治疗25天而病愈。大便干燥者为阴虚,大便不干反而稀薄者为阳虚。补气助其推动之力是为治疗大法。
大便秘结多数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关系,所以治疗便秘时结合健脾气以助运化功能,或健脾和胃法一块用,对治疗便秘有一定协助。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