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医案心得正文

扶阳法认识六淫之暑湿燥火

感受暑热之邪,耗气伤津,以发热、口渴、疲乏、汗出、尿黄为主要症状,若要细分,暑淫证包括暑伤津气证、暑湿袭表证、暑闭气机证、暑闭心包证,暑热动风证等。

暑,在《伤寒论》另有别称,中暑即暍病。太阳中热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即是机体在高温环境下症状的描述,由于血管的扩张,轻症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等症状,如大量出汗,可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严重者电解质紊乱,甚至出现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等重症中暑的表现,治以白虎加桂枝汤加减。而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空气中的水分已接近饱和,机体蒸发水的能力减弱,导致散热障碍而发生中暑。南方夏日高温的条件下空气湿度大,容易导致此类中暑,故暑湿亦常并称,尤以南方为多见。由于高温高湿容易导致中暑,亦可发展为热痉挛,故仲景将痉湿暍一并论述。

湿,外感湿气,或者体内水液运化失常形成湿浊,阻遏气机或清阳,以出现身体困重、肢体酸痛、腹胀腹泻为主要症候。外湿如淋雨、居处潮湿或冒受雾露感知,此时腠理及皮肤腺体、皮下毛细血管床发生一些相应的变化,以防治湿气的侵入。湿邪可合并其他邪气入侵,如合风侵入即风湿,如合寒气侵入即寒湿,如合热侵入即湿热,即采用祛风散湿,清热利湿等治法。湿邪致病,亦可由肺脾肾阳虚,水液不能正常输布而化为湿邪引起。湿邪致病与太阴病关系密切,经方扶阳法认为太阴证本质上气化不足,表现为细胞机能的低下,病理产物增加。人体的代谢产物需要水溶或者脂溶,当机体气化机能不足,水溶性或者脂溶性代谢产物增多,堆积在组织间液或者淋巴系统中时,即表现为湿气,或机体全身或局部水液代谢失调, 组织细胞含水量过剩, 造成细胞或组织间隙水肿, 渗出增加,亦为湿气,依据其浓度不同,可有水气、水饮、痰浊等等之分别。在水液代谢失调的条件下机能有兴奋或抑制之别,或者代谢产物刺激机体的机能增强或者减低,即为湿热或寒湿。人体大部分由水组成,调节水液代谢障碍是经方常常涉及的方面。

燥,指外界气候干燥,耗伤阴液,以皮肤、口鼻、咽喉等干燥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燥邪分热燥和凉燥,热燥一方面发热,一方面体表循环开放,体液丢失,黏膜腺体的分泌功能下降。而凉燥则是由体表循环收缩,同时黏膜腺体的分泌障碍引起。秋天,气温者容易发生温燥,深秋气凉者容易发生凉燥,亦可出现和表证类似的表现,出现风温或表寒的相似证。同风寒类似,燥也可分外燥和内燥,在治疗上,除了采用滋阴润燥的常规治法,恢复机体腺体的分泌功能亦是治燥的重要手段,腺体机能障碍往往需要干预包绕腺体的毛细血管床,解除血管的痉挛需要用到温热药。另外一方面,固护胃气,恢复气血生化之源,使阴液营血生化充沛,充分的发挥濡养之功能,亦是治燥的重要手段。

火,外淫主要指指外感火热之邪而发病,内伤主要指或饮食不当,情志过极等原因发病。常见阳热内盛、以发热、口渴、面红、便秘、尿黄等为主要表现。火、热、温邪性质相同,缓急有别,温为热之渐,火为热之极。火热炽盛,气血沸涌,耗气伤津,生风动血,易致肿疡,用药即当益阴破阳。外感火热证与病原微生物或条件致病微生物感染密切相关,其中蕴含不少危重症候,病理上往往表现代谢旺盛、强烈的炎症反应。经方对火热证的治疗往往根据辨证采用阳明类方对治,如白虎承气类方,栀子类方,芩连类方等。但需注意,单纯的火热证极其耗能,往往不能长期存在,在治疗过程中谨防败坏胃气,使病不治。

六淫致病的核心理论是将人体放在整个大自然中来考察病因、病机并进行辨证施治。外感六淫在很大程度上指异常的自然气候, 其中的有些因素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存或生长繁殖,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也是在一定气象条件下更容易侵入人体,所以六淫致病的理论又和条件致病微生物感染密切相关,但是无论是何种微生物感染,机体的应答模式是有限的,六经辨证体系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正是基于此种考量,以做到化繁为简的治疗目的。

咨询电话:010-87264942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颜正华治胸痹经验

下一篇:辨机论治抗“新冠”中医药学谱新章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