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后期又称经迟,相当于西医的月经失调,可伴见于卵巢、子宫等器质性疾病,或手术创伤,或精神刺激等。“经以月至,有常也。其来过与不及,皆谓之病。”中医认为月经后期多可分为虚实寒热,有血虚、阳虚、血寒、肝郁等。血虚是因久病体虚、产后失血、脾胃虚弱化源不足;阳虚是因素体阳气不足,寒从中生,不能温运,气为血之帅,阳气虚则血亦少,血寒则是因感受寒湿邪气,阻滞冲任,寒主收引、凝滞,运行不畅亦不得如约而至;肝郁常见于妇女多忧思郁怒,素体阴亏,思虑过甚,肝气不舒,疏泄不利,延期而至。血虚、血寒皆可导致冲任不足则血海不充,胞宫不盈,不能及时溢出。迟脉属阴。《脉经》:“迟脉,呼吸三至,去来极迟”。李时珍在《濒湖脉学》中指出:“迟来一息至惟三”。滑寿亦云:“迟,不及也。以至数言之,呼吸之间,脉仅三至”。迟脉多由阴寒凝滞或气血虚衰所致。阴寒之邪在体,则收引凝滞,气血为之阻遏不行,或气血不足,不足以顺畅而行。如《难经》言:迟则为寒。《伤寒论》第50条:假令尺中迟者……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迟脉多与沉脉、滑脉、涩脉等相兼。
常某,女,21岁。2017年7月8日就诊。诉月经后期一年。上大学以来,经期常推迟7到10天,月经色暗红,偶有血块,伴见小腹坠胀作痛。每次行经皆服痛经宝等,效微随来我院调理。时适夏日,手脚微凉,喜热食,观舌两侧有瘀点。探其脉搏,一息4至,脉力较强,诊为迟脉,辨为寒邪侵体,凝滞胞宫。治当补益气血,温散寒邪,方用傅青主的温经摄血汤。处方:熟地20克,白芍15克,川芎9克,白术9克,柴胡6克,五味子6克,续断15克,上肉桂3克。14服。水煎服,日服2次,经期停药。
二诊:服药后再次行经腹痛减轻,但仍有血块。忖其因前有寒致瘀,仅温散恐血块日久,病重药轻,遂加桃仁、红花各15克。2017年9月28日就诊,患者自述瘀血仍在,且量更大,察其舌脉,瘀点减轻,便知旧瘀随经而下,非新产血瘀,嘱其续服,以观后效。
本病患者身处炎炎夏日,天地间阳气最盛,脉搏应数反平,则为异象,虽为四至,仍是迟脉。脉症合参,当是血寒无疑。张介宾认为,“凡血寒者,经必后期而至”。寒气弥漫于外则见手脚微凉,寒凝血瘀则经下有血块,舌面瘀点。治当补中有温。方以熟地、续断、白芍、白术、五味子大补阴血,川芎、柴胡走散解郁,使药不滋腻,肉桂驱散寒邪。
临床诊脉需要注意时脉与病脉。凡诊脉,须要先识时脉胃脉与脏腑平脉,然后及于病脉。春三月六部中俱带弦,夏三月俱带洪,秋三月俱带浮,冬三月俱带沉。人生于天地之间,人的生理病理必与天地变化相应,诊脉时,应注意脉象要合乎四时之变。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