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风大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慢性剥脱性唇炎。该病是由于外界环境刺激、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导致的唇黏膜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可能与寒冷、干燥、日光照射、烟酒刺激以及舔唇、咬唇或体内缺乏B族维生素等因素有关,常见于儿童和青年女性,以冬春干燥季节多发,严重者可四季发病。
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小儿唇风发生的原因不外乎内、外二因。内因乃小儿心常有余,脾常不足。
认为,无论是感受外邪、伤于乳食,还是他脏疾病伤及心脾两脏,均可导致心脾积热,上发于口唇;外因与风邪、湿邪关系最大,伤于口唇,内外合邪,循经上泛于唇而发病。“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心为脾之母,火乘土位,脾虚则血不荣于口唇,风火由发,而成唇风。唇风的病位在心脾,心脾积热,外邪侵袭是主要病机,故治疗应不离清热养阴、祛风化湿。
经某,女,8岁,因口唇皮肤干裂红肿1月来诊,自觉口唇热痛而痒,以口唇为中心弧形分布,喜伸舌舔唇,伴食欲不振,小便赤,大便干结。面赤,咽红,扁桃体Ⅰ度肿大,腹软稍胀,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有力。证属心脾热甚、外受风邪、上泛口唇。治拟清心泻脾、疏散风邪。处方:生栀子5克,生石膏(先煎)20克,生地黄10克,黄芩10克,陈皮6克,石斛(先煎)15克,连翘10克,淡竹叶20克,炙鸡内金6克,莱菔子10克,蝉蜕10克,生甘草5克。5剂,水煎服。复诊时患儿口唇无痛、痒,饮食、二便正常。精神愉悦,面色淡红,口唇略干,偶有脱皮,舌红少苔,脉数,治法更为养阴清热润燥,处方:沙参10克,麦冬10克,生地黄10克,黄芩10克,陈皮6克,石斛(先煎)15克,淡竹叶20克,生白芍10克,生甘草5克。5剂服后诸症消失痊愈。
方中栀子为主药,性味苦寒,功可泻火清热,善清三焦之火,配合生石膏、石斛,善清脾胃之火;生地黄、淡竹叶、生甘草配黄芩清心脾积热;蝉蜕祛风止痒;连翘、莱菔子、鸡内金、陈皮消积助运,仿保和丸法。后期用沙参麦冬汤加减以滋阴润燥,唇风得愈。时刻注意祛邪不伤阴、养阴不助湿。另嘱托患儿和家长禁辛辣刺激之品,调节情志,戒除舔唇、咬唇、揭剥唇口死皮等不良习惯,从而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