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某,女,73岁,2015年5月29日初诊。
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食欲不振,每餐仅食半碗粥,少量馒头,强食则恶心,乏力喜卧,口稍干,喜凉饮,畏热,大便干,小便正常。舌红,舌面见少量裂纹,苔少,脉弦细滑。近1年体重下降约15千克,当地医院也曾予助消化药、胃动力药及中药治疗效果差。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史,血压、血糖控制可。
辨证为相火妄动,耗气伤阴,胃失濡润,治以降火滋阴,益气和胃,方选封髓丹加减:黄柏30克,砂仁20克,炙甘草15克,大枣3枚,炒麦芽15克,木瓜15克,竹茹15克,党参15克。10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2015年6月17日):纳食较前稍好转,进餐稍多则上腹饱胀,乏力减轻,二便正常。舌红,苔薄白,脉弦细滑。守方改党参30克,加姜半夏30克,10剂,水煎服,日1剂。
三诊(2015年7月13日):饮食已基本正常,每餐可进粥一碗,馒头一个,乏力不明显,口不干,二便正常。舌红,苔薄白,脉弦细滑。二诊方加:麦冬15克,炙紫菀15克,黄芪30克,木香15克,10剂,水煎服,日1剂。
按:食欲不振,多属脾胃虚弱,运化无力,然前医曾以健脾和胃未见寸功,诊视后思索良久,毅然投以封髓丹加味,结果使跟诊学生也大惑不解。 疗效证明,辨证是准确的。
学生问:食欲不振,临床多从脾胃、肝胆论治,益气健脾、养阴和胃、疏利肝胆等皆为常用之法,此处为何从相火妄动论治?
师答:前医从脾胃论治效不著,故不宜胶柱鼓瑟,拘泥脾胃。《内经》有云:“年过四十,阴气自半”,况患者已过七旬。结合舌红苔少,畏热喜凉等,故辨证为肾水亏虚,相火偏炽,熏灼胃腑,耗气伤阴,胃失摄纳。
胃居中焦,譬如一釜,肾在下焦,好似一火。欲得釜中食熟,有赖肾阳之温,此所谓“火可暖土”,常人多知。然肾阴不足,虚火上冲,煎熬胃液,也可致摄纳失权,临床多易忽视,此所谓“邪火不杀谷”。何谓“邪火”?生理之火为少火,病理之火即为邪火。相火蛰伏,赖三焦以温煦周身,此时为“少火”;一旦不安其位,冲逆犯上,即为“邪火” 。封髓丹可降相火、纳元气于肾,故以之为主方,佐以木瓜、甘草酸甘滋阴,党参、大枣甘温益气,竹茹清热和胃。
学生问:前二诊取效后,三诊加紫菀、黄芪、麦冬何意?
师答:五行之中,金水相生。麦冬滋肺阴以清肺热,黄芪补肺气而强用,紫菀有宣降肺气之功,三药合用,以助金生水,肾水旺则龙雷之火安居本位,胃阴不受邪火燔灼,纳降之功自然恢复。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