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又名白蒺藜,其性辛味苦,微温,有小毒,归肝经,具有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的作用,临床多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等。入汤剂常规用量为6~9克。笔者在临床上应用蒺藜治疗过敏性鼻炎、花粉症、湿疹瘙痒及淀粉样变皮肤病等取得良好疗效。但同时也发现,蒺藜的妙用在于对用药量的掌握上,否则必然不会收到预期疗效。
案一 花粉症
杨某,男,52岁,花粉症病史10余年,每年春季即发,对绝大部分花粉过敏,表现为鼻塞、流鼻水、喷嚏、眼睑红肿、头重等,经多处求治疗效不显。2015年4月22日初诊,因症状加重影响日常生活,外用眼药水及滴鼻水等无效,遂来门诊求治。刻下症见:眼睑红肿干热,鼻咽部瘙痒灼热,喷嚏流涕,伴头重发热,乏力纳呆,便干尿赤。出门时戴双层口罩仍不能缓解症状。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辨证:气虚外感风热。
治法:益气祛风,解热通络。
处方:《医林改错》黄芪赤风汤加减。生黄芪30克,赤芍15克,防风10克,辛夷花6克,荆芥穗10克,蝉蜕18克,蒺藜9克,白芷6克。3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患者自述服第一剂后,症状稍可缓解,于夜间睡前自行加服一次汤剂,整体症状同前,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改方如下:生黄芪40克,赤芍15克,防风10克,蝉蜕20克,蒺藜30克,白芷5克,辛夷花10克,荆芥穗15克。8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本次服药后疗效明显,服药后症状可缓解约3~4小时,缓解期间症状全部消失,如同常人,之后需再次服药。仍两剂同煮,每日2~3次。眼睑不红不肿,鼻部瘙痒灼热感大减,偶有喷嚏流涕,乏力感有所减轻,仍便干尿赤。上方加芦根30克,白茅根20克,再进6剂。
四诊:述服药后病情稳定,用药期间症状完全缓解,二便通调,后以本方加减治疗一个月,无明显不适。
案二 慢性湿疹
齐某,男,67岁,风疹反复发作7年余,曾多方治疗效果不显,每年冬末春初即易起病。2015年4月21日初诊,刻下症见:双上肢外侧对称性皮肤多发淡红色粟粒状湿疹,伴明显瘙痒,皮肤多处抓破结痂痕迹,颈后皮纹粗糙、增厚伴色素沉着,夜间因瘙痒剧烈严重影响睡眠,伴手足凉,口淡不渴,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缓。
辨证:血虚兼有风寒。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脉。
处方:《伤寒论》桂二麻一汤加减。蜜麻黄8克,杏仁12克,桂枝20克,炙甘草5克,干姜20克,大枣15克,茯苓10克,白芍15克,蝉蜕10克,白茅根40克,蛇蜕10克,蒺藜30克。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患者服药后,疹出增多,双上肢密布淡红色粟粒状湿疹,伴明显瘙痒,舌脉同前。此乃阳气升发,托毒外出,属正常现象,改方为:桂枝20克,炙甘草5克,干姜15克,大枣15克,白芍18克,蝉蜕10克,蒺藜30克,白芷8克,何首乌10克,当归10克,细辛3克,通草10克,白鲜皮30克,皂刺10克。再进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述服上方后湿疹开始减退,舌淡红,苔薄,脉迟缓。上方去白鲜皮、皂刺,加牡丹皮15克,僵蚕10克,地龙10克,片姜黄6克,增加蒺藜至60克。
四诊:服药后瘙痒大减,夜可安睡。取原方加减巩固治疗两周病愈,湿疹完全消退,颈后皮肤恢复正常。后经门诊随访,病未再发。
案三 淀粉样变皮肤病
李某,女,72岁,原发性淀粉样变皮肤病5年,2015年4月21日入院治疗。刻下症见:两小腿胫前对称分布半球形或圆锥形丘疹,质硬,肤色黯,有少许鳞屑、表面粗糙,沿皮纹呈念珠状排列,自觉瘙痒剧烈难忍。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弱。近3年来多处求医,口服中药汤剂效果不显,遍阅前医之处方,多以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中药为主。
辨证:痰瘀互结。
治法:活血通络,化痰熄风,止痒。
处方:茯苓30克,陈皮20克,蒺藜60克,皂刺20克,赤芍30克,红花30克,姜半夏40克。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述服药后,瘙痒大减,两小腿胫前丘疹减少约20%,肤色也已变浅。改方为:姜半夏40克,陈皮15克,茯苓20克,炙甘草15克,皂刺20克,红花30克,当归30克,何首乌20克,蒺藜30克,桂枝15克。再进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述服药后,症状缓解明显,丘疹再次减少,予上方减桂枝,加苍术12克,再进7剂。后以本方加减治疗1个月余,病情稳定,症状基本缓解。
按:《本草求真》记载:“(蒺藜)质轻色白,辛、苦,微温,按据诸书虽载能补肾,可治精遗尿失,暨腰疼劳伤等证。然总宣散肝经风邪,凡因风盛而见目赤肿翳,并通身白癜瘙痒难当者,服此治无不效。”由此可见,蒺藜作为“草中名药”,其祛风止痒的作用明确,临床常与蝉蜕、荆芥等同用。但临证时,医生在熟读六经理论、四诊合参的同时,还常常面临着“选药难,定量更难”的问题。正如俗话说“中药不传之秘在药量”,用药量的变化直接关乎疗效。如案一患者,初服汤剂见效不显,并非选方错误,而在于药量轻浅,病重而药轻,通过增加蒺藜的用量,同时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即皮肤瘙痒的缓解程度,调控服药次数而控制服药量,中病即止,既确保疗效,又使不过量,值得思考借鉴。案二患者病程长达7年之久,反复迁延,瘙痒剧烈伴有抓痕,故蒺藜起始剂量确定为30克,根据症状逐渐增加至60克而痒止病愈。案三患者病情顽固,原发性淀粉样变皮肤病本为难治性皮肤疾病,近3年多处求医效果不显,患者下肢瘙痒剧烈、痛苦不堪,故将蒺藜剂量确定为60克,服药后瘙痒大减,效如桴鼓,顽疾得去。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