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医案心得正文

乙未年应用备化汤治验及体会

案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陈某,女,81岁。2015年8月3日初诊。

病史:发作性心悸气短已5年,近一年来发作频繁,一周来发作2~3次,反复多次住院,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延余寻求中药治疗。刻诊:高龄体质瘦弱,能扶扙行走于诊室,神志清晰能简述病之所苦。语气低微,不犯病时饮食及二便可自理。脉沉细微弱,律齐50~60次/分,舌红少苔。诊断:心悸。病机:心气不足,阴血虚亏,心失荣养。药用生脉饮合复脉汤加减。

二诊(2015年8月18日):服药期间心悸气短减轻,但不能终止阵发,脉舌象同上。余应用运气学说辨证。病情与今年是金运不及,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运气有关。时遇长夏,湿郁化热,熏蒸心胸故心悸频发。给用备化汤合参麦饮加味。处方:红参10克,麦冬12克,五味子10克,熟地30克,木瓜12克,川牛膝12克,覆盆子12克,黑附片(先煎)10克,茯神15克,生姜6克,黄精12克,白芍15克,山药15克,炙甘草10克。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三诊(2015年9月8日):前方至今日共服21剂,心悸气短未发作,精神好,食欲正常。脉象沉细较前有力,64次/分,律齐,舌红少苔。有效不更方。

四诊(2015年9月22日):心悸持续时间较既往明显缩短。其脉形态由沉微无力,为沉滑清晰,64次/分律齐,舌淡红少苔。前方稍有增损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

五诊(2015年10月15日):心悸未发作,精神好,饮食、二便正常。脉沉细,舌质略红少苔,暂停药以观疗效。

案2:耳鸣

田某,男, 66岁。2015年9月8日初诊。

病史:头昏头痛及高血压病史6年,耳鸣月余。脉弦,舌苔薄白。血压:125/80毫米汞柱。诊断:耳鸣。治则:滋阴清肝。药用杞菊地黄汤加味,进服7剂,头昏头晕减轻,耳鸣无变化。脉舌象同上。余用备化汤加味。处方:生地、熟地各20克,覆盆子12克,宣木瓜15克,川牛膝15克,茯苓12克,天麻12克,防风12克,川芎12克,甘草6克,生姜6克。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药尽7剂,耳鸣基本消失。

二诊(2015年9月29日):耳鸣基本不出现,今来门诊为进一步调治头晕头痛及高血压。

案3:产后痹证

杜某,女, 31岁。2015年8月2日初诊。

病史:正常生产一男孩50多天后出现全身怕风、身痛,足跟冷痛,出汗多。脉沉滑,舌苔白。处方:黄芪30克,桂枝10克,白芍15克,防风10克,炒白术15克,党参30克,熟地30克,炙甘草9克,红枣3枚。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二诊(2015年8月28日):以上方略行加减服21剂,出汗减少,余症虽减,但减不足言。脉沉细,舌质红,薄白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入备化汤加减。处方:黄芪30克,白芍15克,桂枝10克,党参30克,熟地30克,覆盆子15克,怀牛膝15克,宣木瓜15克,茯苓12克,熟附片(先煎) 15克,炙甘草8克,干姜6克,红枣2枚。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三诊(2015年9月28日):前述症状有所减轻,但若天气变凉或有吹风觉头前额怕风疼痛。于前方加炒白术12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取药10剂。

四诊(2015年10月12日):自述上述症状明显减轻,去若八九成。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滑。为巩固疗效再服前方7剂,痊愈。

按:备化汤出自宋代陈无择名著《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备化汤是根据治丑未之岁,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之气候变化特点而制定的方剂。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曾针对2015乙未年一之气运气特点推荐了备化汤、紫菀汤、茯苓汤、柴桂干姜汤和乌梅丸5首运气方。

备化汤由木瓜、茯神、牛膝、附子、熟地、覆盆子、甘草、生姜八味组成。其方义清代龙砂名医缪问解备化汤曰:“丑未之岁,阴专其令,阳气退避,民病腹胀,胕肿,痞逆,拘急,其为寒湿合邪可知。夫寒则太阳之气不行,湿则太阴之气不运。君以附子大热之品,通行上下,逐湿祛寒。但阴极则阳为所抑,湿中之火亦能逼血上行,佐以生地凉沸腾之势,并以制辛烈之雄。茯苓、覆盆,一渗一敛。牛膝、木瓜,通利关节。加辛温之生姜,兼疏地黄之腻膈。甘温之甘草,并缓附子之妨阴,谓非有制之师耶?”“抑其太过,扶其不及,相时而动,按气以推。非深明于阴阳之递嬗、药饵之功用者,乌足以语于斯?”

笔者以为该方性甘辛苦温,功在祛寒除湿,与今年(乙未)运气病机相应(寒湿合邪)。顾植山强调,以运气病机指导,临床应“因时识宜、随机达变”,临证要“看时运,顺时运,抓时运,开方用药尽可能顺应当时运气”。

案1,年高体弱,舌红少苔,犯病时脉细数,显然属气阴亏虚,邪至易于化热伤正;今年运气金运不及,寒湿盛,火气馁。夏季多雨,湿郁化热,湿热熏蒸,心之气阴受亏,故心悸频作,故用备化汤祛寒利湿,加入生脉饮益气养阴而取效。

案2,素有高血压头昏头痛,阴虚肝旺,7月下旬出现耳鸣,初用杞菊地黄汤,滋阴清肝,头昏头痛有效,耳鸣无变化,分析原因7月下旬为长夏,此时又阴天多雨,寒湿合邪上犯清阳。治用备化汤加天麻、防风、川芎祛风除湿散寒而效。

案3,发病相当于大暑之后为湿气当令,符合今年运气金运不及,寒湿盛,火气馁之病机,又有产后体虚及营卫不和的表现,故用备化汤除湿散寒,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固表,调和营卫而取效。

备化汤虽为丑未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而设的运气专方。但只要气候特点符合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的气化运状态,病因、病机符合寒湿合邪,亦可用之。顾植山教授强调“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气宜,无失病机”。此外,有关备化汤的加减问题,原方条下云:“自春分至小满,去附子,加天麻、防风;自小满至大暑,加泽泻;自大暑直至大寒,并依正方”。本文案2因素有阴虚肝旺,故用本方之加减法时,减去了附子,而且用方药时间不在“二之气”之时,正是“四之气”之期,疗效无影响,正如顾植山教授指出:“用运气方需对运气情况综合多因子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气象判断,才能切中气宜。”表明运气方同样也有随证治之的必要。

咨询电话:010-87264942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三才”补膏 补益肺脾肾

下一篇:黄连膏外敷治甲沟炎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