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医案心得正文

冬瓜利湿清热

冬瓜,为葫芦科植物,其、子、皮、叶等,皆可入药入食,为药食两用食物。

冬瓜实又名白冬瓜、白瓜、枕瓜,为冬瓜的果实,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其子、皮、肉、瓤均可入药。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淡凉,入肺、大肠、小肠、膀胱经,有利湿消肿,清热解毒,下气消痰之功。适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暑热烦渴,消渴等。《随息居饮食谱》言其“清热,养胃,生津,涤秽,除烦,消痈,行水”。《神农本草经》言其“令人悦泽好颜色,益气不饥,久服轻身耐老”。《本草纲目》言其“主治小腹水胀,利小便,止渴”。《日华子本草》言其“除烦,治胸膈热,清热毒痈肿”。用冬瓜煮粥服食,是民间治疗水肿的常用方,《粥谱》言其可“散热,宜胃,益脾”。营养分析表明,冬瓜富含蛋白质、糖、粗纤维、无机盐、矿物质钙、磷、铁等,由于冬瓜含钠量低,又有利小便的作用,因而是肾脏病水肿、浮肿病、肥胖病患者的理想食物。临床观察发现,冬瓜子、皮、肉、瓤均有利水作用,而瓜皮作用尤为明显,非肾病患者煎服冬瓜皮100克,并饮水1升,结果2小时后尿量明显增加,因此,选用时,连皮同用效果更好。

冬瓜瓤

又名冬瓜练,为冬瓜的果瓤。食用冬瓜时,收集瓜瓤鲜用。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平,入肺、膀胱经,有清热止渴,利水消肿之功。适用于热病烦渴,消渴,淋证,水肿,痈肿等。《随息居饮食谱》言其“绞汁服,止消渴,治淋,解热毒”。《安徽药材》言其“利小便,止烦渴,消热毒痈肿”。

冬瓜子

又名白瓜子、瓜子、瓜瓣、冬瓜仁、瓜犀,为冬瓜的种子。食用冬瓜时,收集成熟种子,洗净,晒干即成。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微寒,入肺、大肠经,有清肺化痰,消痈排脓,利湿通淋之功。适用于痰热咳嗽,肺痈,肠痈,白浊,带下,脚气,水肿,淋证等。《随息居饮食谱》言其“润肺,化痰浊,治肠痈”。《本草纲目》言其“治肠痈”。

冬瓜皮

又名白瓜皮、白东瓜皮。食用冬瓜时,收集削下的外果皮,晒干。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微寒,入肺、脾、小肠经,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功。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泄泻,疮疡肿痛等。《随息居饮食谱》言其“祛风热,治皮肤浮肿、跌扑损伤。”《本草图经》言其“功用与冬瓜同。”《山东中药》言其“利湿消暑。”

冬瓜叶

夏季采取,阴干或鲜用。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苦、凉,入肺、大肠经,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功。适用于消渴,暑湿泻痢,疟疾,疮毒,蜂蛰等。《随息居饮食谱》言其“清暑。治疟、痢、泄泻,止渴”。《日华子本草》言其“治肿毒及蜂叮”。《本草纲目》言其“主消渴,疟疾寒热”。

冬瓜藤

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苦、寒,入肺、肝经,有清肺化痰,通经活络之功。适用于肺热咳痰,关节不利,脱肛,疮疥等。《随息居饮食谱》言其“秋后齐根截断,插瓶中,取汁服,治肺热,痰火,内痈诸证”。《本草再新》言其“活络通经,利关节,和血气,去湿追风”。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阳化气,阴成形”与肿瘤

下一篇:间隙组织液说与疏通经络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