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医案心得正文

从肝论治甲亢

甲亢一病,与中医学“食亦”、“中消”、“瘿瘤 ”等病有关。《内经》云:“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 《景岳全书》也云:“中消者,中焦病也,多食善饥,不为肌肉而日加消瘦,其病在胆胃,又谓之中消也。”又云:“凡阴阳气血属日见消败者,皆谓之消。”以上论述与甲亢之症相类似,本病也常见甲状腺肿大,故中医有“瘿瘤”之称谓。

临床所见本病多由忧愁思虑不解,致肝气郁结,气滞而痰结血瘀,气、痰、瘀三者互结而成“瘿瘤”。若郁久不解,则易化火。肝火内亢,故易燥易怒,口苦口干;肝火犯胃则消谷善饥;肝逆侮脾则腹泻;肝火扰心则心悸,多梦失眠多汗。久之下及肾阴,肾阴一亏,则肝失濡养而见眩晕,耳鸣,肢软无力。女子则见经闭,月经量少等症。治疗当以疏肝泻火为先,兼以化痰软坚,消瘀散结,滋肾养肝。方中以香附疏肝理气,胡黄连、丹皮、知母清肝泻火,白芍合二至丸养肝阴,生地滋肾养阴,牡蛎夏枯草软坚散结,化痰消瘿,麦冬玄参养阴清热。全方标本兼治,水火兼调,故取效满意。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升陷汤治产后小便不通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