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医案心得正文

让“治未病”在西医院热起来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中医“治未病”越来越被重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2700多年前,《黄帝内经》首次提出了“治未病”概念,并从养生、延年、益寿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理论论述。唐代医家孙思邈进一步发展了“治未病”理论,将疾病明确划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类。医圣张仲景运用五行乘侮规律开展“治未病”实践。元代朱丹溪、明代杨继、清代叶天士等人均在自己的医疗实践中秉承和发展了“治未病”理念。华佗创编的《五禽戏》、马王堆帛画《导引图》及芸芸膏方都是前人保健养生的具体成果。综上所述,“治未病”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疾病预防史。

自古以来,“治未病”理论一直贯穿着三大理念:一是未病养生,防病于先;二是欲病施治,防微杜渐;三是已病早治,防止传变。其核心是无病早防,欲病早治,并把其视为医学的最高目标和最高境界。而现代疾控工作的核心或首要任务就是预防,预防医学、行为医学的基本措施也与传统的“治未病”方法一脉相承,它们在理论上高度契合,在方法论上也高度一致。

“治未病”工作在当今虽然得到了高度重视,但在国家疾控战略中还未得到充分体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是普及不够。目前,仅仅在中医医疗机构大力提倡和基本普及。而我国的绝大部分就医人群仍集中在西医医疗机构,因此,卫生部门应加大在西医领域的“治未病”宣传和推广力度,让中医“治未病”惠及更多的群众。二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大。“治未病”尚未纳入国家整体疾控战略,出台相关政策,制订项目实施方案。现在的客观情况是中医界热,疾控方面冷。只有两方面都热起来,中医“治未病”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中医“治未病”是前人在疾病防治领域留给我们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只有在中西医界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将其传承和发扬光大,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中医的“做文”与“做事”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