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在《黄帝内经》中被称为“目不瞑”或“不得卧”,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不寐的原因很多,病机错综复杂,但其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其中肝性不寐为多见。早在《素问·宣明五气篇》中就有“肝藏魂”,关于“肝藏魂”的论述,《灵枢·本神》中说:“随神往来者谓之魂”,《类经·脏象类》中如此解释:“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皆是也。”肝主疏泄,主藏血,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疏泄藏血功能正常,则魂随神往;如果肝失疏泄,或者肝血不足,魂神不符,则夜寐不安,多梦易惊。故治疗肝性不寐应以着重调治肝的功能为基础,以“补其不足,泻其有余,镇静安神”为原则。总结历代医家临床用药经验得出,珍珠母为安神镇静之效药,被众医家广泛用于治疗肝性不寐,且疗效显著。
珍珠母药性及功效
《本草图经》记载,珍珠母为贝类动物贝壳的珍珠层。在全国的江河湖沼中及海南、广东和广西均有产。其气微腥,味咸、寒,归肝、心经。《本草纲目》曰:“安魂魄,止遗精白浊,解痘疗毒。”《饮片新参》曰:“平肝潜阳,安神魂,定惊痫,消热痞,眼翳。”故临床用珍珠母治疗肝阳上亢、头晕目眩,惊悸失眠、心神不宁,目赤翳障、视物昏花等。
珍珠母在治疗不寐中的应用
现代人由于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压力增大,导致心理、精神异常,日久必耗伤精血,累及诸脏。忧思郁怒总属于肝,肝失疏泄条达,损及五脏六腑,气血生化失常,阴阳失交则不寐。故治疗不寐,重在疏肝健脾,养血调心,安神定志。珍珠母性咸寒,主入肝、心二经,为纯降之品,可潜上浮之肝心之阳。《血证论·卧寐》篇有云:“肝病不寐者,肝藏魂,人寐则魂反于肝。若阳浮于外,魂不入肝,则不寐,其证并不烦躁,清睡而不得寐,宜敛其阳魂,使入于肝。”故临床上治疗肝性不寐多予珍珠母入煎剂,以增强镇静安神之功效。
肝郁化火型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口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上予疏肝泻火,镇心安神之法。药用珍珠母、酸枣仁、生地、白芍、郁金、丹参、桅子、天麻、黄连、五味子、甘草等。
阴虚火旺型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寐,五心烦热,多伴有胸脘胁痛,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尿黄而短,舌红少津,脉弦细。治以滋阴清热,宁心安神。药用珍珠母、灵磁石、生地、枸杞子、南北沙参、柴胡、枳壳、五味子。
阳亢血虚型主要表现为入夜少寐,时而惊悸,头目眩晕,舌尖红,苔薄黄,脉细弦。治以镇心安神,平肝潜阳,滋阴养血。黄文东运用珍珠母丸加减治疗本证。方中珍珠母为主药,用量30克,以平肝潜阳,镇静安神,佐以玄参、麦冬、生地、石斛等养阴生津之品,用量15~20克,祛邪而不伤正。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