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医诊断中医切诊正文

中医脉象之动脉

动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它有数,如豆(实际是滑而有力之感)与摇动不安的几种条件。由于主要是动摇不定所以叫做动脉。

动脉脉形的说解见于仲景《伤寒论·辨脉法》:“阴阳相搏名日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日动也。”这一条经文可以分为三部分,“阴阳相搏名日动”是说明动的形成与性质;“自阳动……三焦伤也”,是说明动脉的辨证;其后至末尾是说明动脉的脉形。后两部分用的是互文见义的文法。阳动指寸阴动指尺,三焦伤也指三部具有动脉,没有说到关是要人“思而得之”。若数脉见于关上云云说脉形不及寸、尺,亦要人思而得之。言证只提寸尺,言形只提关、互相参照则会得到寸关尺都可以有动脉,而关脉动脉的辨证亦可以自寸尺及三焦动脉的内容不言而能喻其意知其证。这是用秦两汉人的文法之一,后人往往不解,正像俞曲国《古书疑义举例》所说的后人有薄录而无文章,对于这类文字往往“死于句下”形成“刻舟求剑”了。

仲景对动脉的说解非常清楚,实际后人除个别错误者以外都宗之而无他说。但由于《脉经》对仲景这条经文采用了“断章取义”的错误理解,亦就是不理解互文见义的文法,于是就出现了动脉只能见于关脉的谬说,影响非常大。《脉经》说:“动脒,见于关上,无头尾,大如豆,厥厥然动摇。”自此,动脉只能见于关就成为法定的了。贤如李时珍亦在《濒湖脉学》中说:“动乃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脉学书十之八九是说“见于关上”、“只见于关”等等。

当然亦有少数脉书对此留一些余地,如《诊家枢要》、《脉语》、《脉法统宗》,《医醇剩义》等书说:“多于关部见之。”“其脉多见于关上。”或“多见于关。”说明他们亦没有理解仲景文义,同时为什么多见亦说不出道理来。还有一部分书对此采取回避态度如《医学人门》、《太素脉秘诀》等,但他们虽不言只见于关,但主病不分三部,其意可见,但态度亦不算明朗。对此,李士材曾正式提出异议:“按关前为阳,关后为阴,故仲景云:阴阳相搏名日动。阳动则汗出,分明指左寸之心,汗为心之液,右寸之肺,肺主皮毛而司腠理,故汗出也。又日:阴动则发热。分明指左尺见动为肾水不足,右尺见动,谓相火虚炎,故发热也。因是而知旧说言动脉只见于关上者非也。且《素问》日:妇人手少阴,心脉动甚者,为妊子也。然则手少阴明隶于左寸矣。而谓独见于关可乎?成无已日:阴阳相搏则虚者动,故阳虚则阳动,阴虚则阴动,以关前为阳主汗出,关后为阴主发热,岂不精妥。”这个论议是对的,固然李氏亦不解仲景行文之法,但它从医理,脉理上得出这样明确的见解,并且直指只见关上之非是难能可贵的。当然引《内经》:“手少阴脉……”说是左寸而不知《内经》是“遍诊法”,手少阴是手少阴经的神'门脉,这在明清人一般早就不知道这些古法了是无足深怪。

另外,手少阴脉是甚显的,所以说动甚是妊子,亦不是后来所谓的动脉。其后黄韫兮《脉确》对比亦有一段论议:“仲景《伤寒论》云: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日动。愚按,两上字其一乃后人误舔者,当是数脉见于关上下。经日:女子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手少阴属心,是寸有动脉矣。王叔和著《脉经》不知两上字,其一乃衍字,因日动脉见于关上,遂令后之论脉者,皆日动脉只见于关,与经不合矣。”亦明确表示不同意动脉只见于关,但提出衍女的方法却是迂拘的,无论其衍文之说有无根据,即或确属衍文,见于关上下,寸尺可以有动脉了,关脉漏掉了,还是说不圆遍的,虽然这样,他的这种对只见于关的异议总是正确的,何梦瑶说:“数而跳突名动,乃跳动之意,大惊多见此脉”仲景日:“若数脉见于关,(观若字,则关是偶举可知,非动脉止见于关也。)上下无头尾(状其圆而突耳,非其上不至寸,下不至尺也),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日动。”何氏若字释得是对的,因而日本人丹波元简在《脉学辑要》中说:“按《脉诀》论动脉,含糊谬妄,时珍已辨之。然犹言止见于关,尔后诸家亦有依之。至何梦瑶、黄韫兮初就一字为之解释,极为明备,可谓千古卓见矣。”其实对只见于关之说可能很早就有人怀疑,有人采取回避的态度其情可以想见。李士材、李延罡等人已辨之于前,何梦瑶的一字之辨很有意义,但黄韫兮的一字之辨意义就不大,对此若加以澄清主要是知道了仲景的“互文见义”的文法就再清楚明白不过,倒也用不着后人的什么千古卓见”。

总之,到此动脉只见于关的问题总算较为清楚了,尽管绝大多数的一般医家仍守前说,但有识之士态度已经不同了,如《医醇剩义》尽管说多见于关却亦论及寸尺说:“动脉如豆,多见于关,若在寸尺,阴阳两怪。”对此马冠群《医悟》亦解释过:“动脉多见于关部,为寸阳,动主阳亡汗多,尺为阴,动乃阴虚发热。”《诊脉三十二辨》说:“动随虚见阳也。阴虚阳战于内,动脉即现,多于关部见之,主痛、主拽痢、见于寸为阳,阳动为惊为汗,见于尺为阴,阴动则发热形冷。”《脉论要篇》说:“动脉者数而兼紧且硬且滑,搏击顶指之谓,三部浮沉均至,此动之正体。”兼紧之说是说它亦有不稳定感,但在这里说紧不恰当,因为动是滑数性质的,不是弦或紧性质的。《中医脉学研究》亦说:“动脉是一个动摇不定的脉象,它的至数是快的(所以很多医家指它归人数脉一类),在寸关尺三部均可见到,或单见于某部。但很多脉书都记载它只能见于关部是错误的,”至此动脉脉位问题算是解决了,寸关尺三部匀可以见到,而不是只见于关。至于有关动脉的其他形象比喻如《脉理求真》提到“滑数如珠”。如珠好像与滑重复,怛动本来就有滑的成分,不能算错误,同时这种说法影响亦不大。因为滑数脉是常见的,通认为是兼脉而并不认为是动脉,问题是黄氏对此没有强调动脉摇动不安的特点,这就与滑数的兼脉没有明确界限了。

错误的说法如《脉诀》说:“动者阴也,指下寻之似有,举之还无,冉冉寻之,不离其处,不往不来日动。”《脉诀刊误》说:“寻之似有举之还无,乃微弱沉之状,动脉厥厥动摇出于众脉,岂举之还无乎?不离其处,果何处也……《内经》日:脉不往来死。若不往不来,则脉定而归矣。”李时珍说:“《脉诀》言寻之似有举之还无,不离其处,不往不来三关沉沉含糊谬妄,殊非动脉。”另外又说:“詹氏言其形鼓动如钩如毛者尤谬。”这些批判都是很中肯的,李氏批詹言举之说亦简洁明确。《医经小学》说动脉是“动脉鼓动无定居”。

任何脉都可以说成是一种鼓动,无定居是位置不固定这亦是动脉并有关涉。另外仲景《金匮要略》中提到:“心死脏,浮之实,如丸豆,按之益躁疾者死。“这是动脉的极限,有很多脉到了极限多是死脉,亦就是《内经》说的无胃气的真脏脉,本来各种病脉都是反常的,所以反常到极点就是死脉了。根据历史文献及对其分析考证,结合临床实践、实验等经验体会,拟订动脉的传统形式的脉象指标为:

1、动脉是一个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

2、动脉是数、滑、有力与动摇不定几种脉象及因素所综合而成的。

3、动脉有“无头尾”,如“豆”,“厥厥动摇。”

4、动脉内涵的因素就已经较多,它与其他脉构成兼脉在临床上机会不多。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中医脉象之微脉

下一篇:中医脉象之散脉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