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之日,万物并秀。”出自明人《莲生八戕》一书,其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这样描述夏季特点:“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蕃秀,是指万物繁衍秀美、茂盛华秀的景象。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
古代常用孟、仲、季来表示长幼之序。孟者,《说文》曰:“孟,长也。”即孟在排行中指最年长的。仲者,《说文》曰:“仲,中也。”仲,在排行中指居中的。季者,《说文》曰:“季者,少称也。”但“孟仲季”还可以引申表示季节的顺序,古人按阴历(即农历)分一年为四季,每季三个月,总共十二个月,把孟仲季与每一季中的三个月相配,“凡四时成岁,有春夏秋冬,各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逸周书·周月》)。在表示月份时,孟表示每一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个月,季表示最后一个月即第三个月,当然,它们都是就阴历即农历而言的。
夏天,一年中的第二个季节,《初学记》曰:“夏为朱明,亦为长嬴、朱夏、炎夏、三夏、九夏。”诗人在作诗时常用这些别称来代替“夏季”,如曹植《槐赋》曰:“在季春以初茂,践朱夏而乃繁。”
孟夏为夏季的第一个月,即阴历四月,正如宋代范成大在《村居即事》诗中所云:“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采了蚕桑又插田。”孟夏又称“首夏”“维夏”(梁元帝《纂要》),如《诗经·豳风·七月》“四月维夏”。 同时还有“夏首”“初夏”“槐月”“梅月”“梅夏”“麦月”“清和月”等称,如诗“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称麦月是因该月麦子成熟,据《礼记·月令》载:“孟夏之月,麦秋至。”故又称“麦秋”“麦候”。有时也称“乏月”,是因此月“冬谷既尽,宿麦未登”(《太平御览》),有困乏之意。
仲夏,夏季之中,夏季的第二个月。即阴历五月。如: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尚书·尧典》)。山虞以仲夏斩阴木。(《周礼·地官·山虞》)。五月也称“蒲月”,是因五月端午时,古人为辟邪,在门口挂菖蒲。又因该月榴花盛开,故称“榴月”,如“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韩愈《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此外,仲夏还有“中夏”“午月”“小刑”“恶月” 等称。称“恶月”是因古人认为此月毒虫滋生,瘟疫流行,易患病灾,故“恶月”又称“毒月”,且此月有许多禁忌,故亦称“忌月”。
季夏,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即阴历六月。扬雄《反离骚》:“遭季夏之凝霜兮,庆夭悴而丧荣”。“季夏亦曰徂暑”(梁元帝《纂要》),因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而称。后人又称季夏为“暮夏”“晚夏”。此外,一些典籍中有“暑月”“荷月”“荔红”“伏月”“且月”(《尔雅·释天》曰:“六月为且。”)等别称。
在我收集的前人医案中,常见到“清和月”“榴月”“午月”“荷月”等雅称的记载。
然而阴历夏季的划分与气候学上夏季等同,1934年,我国著名气候学家张宝堃(1903~1994年)结合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提出了新的分季标准,他以候(每5天为1候)平均温度稳定降到10℃以下作为冬季的开始,高于22℃为夏季,10℃~22℃为春季和秋季,这个标准一直沿用至今。
气象为什么会影响人们的健康?怎样利用大自然的气象条件来为人类的健康服务?为了弄清这些问题,科学家们进行了气象对人体健康影响规律的研究,总结前人的经验,逐渐形成了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医疗气象学。
中医气象学的源流,可以追溯到夏商西周春秋时期。强调了“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观,提出了“顺四时而适寒暑”,创立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道。在夏季,中医先贤创造了“冬病夏治”的理论和方法(内服和外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冬病夏治”是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治疗某些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