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医文化中医漫话正文

话说儒医

儒医,旧时指儒生而行医的人。广义是指具有一定文化知识修养的非道、非佛的医者;狭义乃指宗儒、习儒的医者和习医、业医的儒者。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对古代文化典籍进行了大规模整理,使儒学家说自成体系。而《黄帝内经》成书晚于孔子数百年,其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广泛汲取了诸如天文、地理、军事、政治等内容,这些在当时堪称发达的多学科知识,儒家学说自然是其主要来源之一。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整体观念即受到了儒家“天人合一”天道观的影响;阴阳五行学说则是直接从儒典《易经》《尚书·洪范》及孔子所撰的《易传》引入;中医学对人体生理“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认识、《内经》“疏其血气,而致和”“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的治疗终极目标,《伤寒论》“凡病……阴阳自和便自愈”的病愈机制,以及“气血冲和,万兵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的发病观,无疑是孔子及儒学“中和观”渗透的结果。正是由于中医理论体系所体现出的这些儒家思想的突出特点,才有了后世的“儒医”一说。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医学与儒学融会贯通,从医者处处有儒者风骨,儒学对中医学全方位、多层次的渗透。如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仓公得公孙光推荐受师于公乘阳庆,公孙光赞叹淳于意:“光又属意于殷曰:‘意好数,公必谨遇之,其人圣儒’。”殷是公乘阳庆之子,淳于意之师公孙光向殷介绍,夸赞仓公圣儒,即淳于意是一个慕圣人之道的儒士。比如,唐代“药王”孙思邈更是以通晓儒释道而名垂后世,其《大医精诚》影响久远。曾撰有《传信方》两卷的刘禹锡更以文名远播,其《陋室铭》成千古佳作。据统计:两汉至唐代52位著名医家中,儒士较为多见。从中可以端倪出“儒医”的实至名归。

儒医始称于宋代。“伏观朝廷兴建医学,教养士类,使习儒术、通黄素、明诊疗而施于疾病,谓之儒医。”(《宋会要辑稿》)宋·洪迈《夷坚甲志·谢与权医》:“有蕲人谢与权,世为儒医。”清代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五·刘大成》:“文登生员刘大成以儒医耆德,为乡党所推,董修学宫。”邹韬奋《无所不专的专家》:“医生原是一种很专门的职业,但在医字之上却加一个‘儒’字,称为‘儒医’,儒者是读书人也。于是读书人不但可以‘出将入相’,又可以由旁路一钻而做‘医’。”

宋朝自施行了“崇文抑武”的国策后,儒臣地位也大大提升,在注重文治的大背景下,宋朝帝王对医学非常关注,北宋9个皇帝中至少有5个熟悉医学,宋太祖和宋太宗还是这方面的“专家”。据《宋史》载,太祖曾为其弟艾灸治背,“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灸。”还据韩毅在《宋代医学诏令及其对宋代医学的影响》一文中统计,“自宋太祖建隆元年至宋末帝赵爵祥兴二年(公元960—1279年),宋代皇帝和政府发布的医学诏令就有830次之多;其中北宋时期有535条,南宋时期302条,超过了宋以前任何一个朝代,也为此后的元明清政府所无法比拟”。在“北宋167年的历史上,有10次大规模的中央官刻医书。每次皆有一种或数种重要的医药专著行世,并成为医籍之精品。”所以说,在中医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儒家文化及其儒医对中医学的贡献很大,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宋代儒士往往以不知医为羞,不少士大夫亲自整理收集验方、家藏方,如陆游的《集验方》、苏轼和沈括的《苏沈良方》等皆属此类。同时,客观上受宋代儒学“格物致知”学风的影响,不少宋儒也将研讨医学作为格物致知的对象,如王安石即自称:“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谈,农夫女子,无所不问。”又如北宋末年寇宗奭,宦游期间颇能留心医药,因发现当时本草著作不无脱误,于是深入实践,反复验证,搜访10余年,撰成《本草衍义》一书,太医学称此书“委是用心研究,意义可采”,对后世影响很大。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在其医著《格致余论》中论道:“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之一事。”其也是弃儒从医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后清代兵部尚书、湖广总督吴其浚宦游所到之处广收植物标本,绘制成图,编成《植物名实图考》,为我国第一部大型区域性植物志,对植物分类学及本草学均有较大参考价值。

“儒医”一词,在医药和非医药文献中多被提及,也成为医家最耀眼的光环,为世人称道和尊崇。据《宋会要辑稿·崇儒》载:“伏观朝廷,兴建医学,教养士类,使习儒术者通黄素,明诊疗,而施于疾病;谓之儒医,甚大惠也。”正如林乙等在《新校正黄帝针灸甲乙经·序》中言:“臣闻通天地人曰儒,通天地不同人曰技,斯医者虽曰方技,其实儒者之事乎!”宋徽宗还颁诏将医学脱离专管宗庙礼乐的太常寺而隶属国子监,从而使医学纳入儒学教育体系,以“教养上医”“广得儒医”为宗旨。因此,“儒医”之名也就成了从医者无上的殊荣和追求的目标,同时也为文人由医达政、以医明志奠定了基础。比如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的友人庞安时著有《伤寒总病论》6卷,安时的弟子张扩、侄孙张杲合著《医学》10卷;史学家司马光著有《医问》,高若讷著有《素问误文阙义》等等,涌现出一大批的儒医,期间名著名作层出不穷。

“儒”者是读书之人也,贤者也,智者也;“医”是医术之精湛也。在几千年悠悠中华历史长河里,儒医以解救万民之厄、弘扬儒家养生之道为己任,因此,儒医一直长期处于显赫的至尊位置,必将在振兴中医、建设健康中国的征途上策马奔腾,驰骋千里,再创新功。

咨询电话:010-87264942

上一篇:仲秋之时 桂花入药飘香

下一篇:《龟虽寿》的养生观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