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过后,凉风习习,绿叶浅黄,繁花纷落,菊花粲然独放。菊花,又名节花、金精、黄花、金蕊,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朴素清雅的花香,纤细多姿的花瓣,凌霜盛开的习性,浸润滋养了华夏民族的人文情怀,气节高傲、潇洒隐逸、坚韧不拔,多少贤达才子托志于菊,以菊为邻,以菊为友,以菊养性。菊花不仅有着浓厚的文化意蕴,还是古人颐养形神的入馔佳品。
菊花入餐的历史非常悠久,屈原《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最是爱菊,“秋菊有佳色,浥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秋日赏菊食菊,是他隐居生活的重要情趣。古人认为菊花“服之利气血,轻身,耐老,延年”,既可除疾去病,还可延年益寿。据说,早在汉武帝时,每逢重阳节,宫中必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陈可冀院士在整理清宫医案时发现,御医曾精心制作“菊花延龄膏”,供慈禧太后享用,以求延年不老之效。李时珍《本草纲目》曰:“其苗可蔬,叶可啜,花可铒,根实可药;囊之可枕,酿之可饮。”菊花能“清利头目,养血熄风,消疔肿”,是治疗肝心肾及头面诸疾的良药。现代研究表明,菊花含有菊酮、龙脑、樟脑等挥发油,腺嘌呤、胆碱、水苏碱、菊苷及黄酮类化合物,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还能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营养,降血压,降低转氨酶,抗衰老,对于病毒感染、高血压、冠心病、更年期综合征、青光眼、脂溢性皮炎等多种急慢性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菊花为菊科植物菊的头状花序,因产地不同品种各异,主要有安徽的亳菊、滁菊、歙县贡菊,浙江海宁及嘉兴的杭菊,河南的怀菊等。以完整不散瓣,色白或黄、香气浓郁、无杂质者为佳。11月初开花时,待花瓣平展,由黄转白而心略带黄时,选晴天露水干后或午后分批采收,悬挂通风处阴干;或将鲜菊花薄铺蒸笼内,置锅上蒸3~4分钟,倒至晒具内晒干。古籍中记载了多种的菊花食用方法,现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
菊花粥 霜降前采黄菊花去蒂,烘干研末备用。粳米50~100克加水煮粥,待粥将成时调入菊花末10~15 克,再煮一二沸即可。或鲜菊花30克煮水滤汁,亦可与决明子同煮,再加入粳米50~100克,文火煮熟。早晚空腹服用,能清肝养血,明目降压,祛湿瘦身,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单纯性肥胖、脂溢性皮炎等患者的饮食调养。
菊花延龄膏 干燥白菊花500克或鲜白菊花瓣1000克,放入容量相当的洁净砂锅或不锈钢锅内,加适量的水浸润,令其充分吸收膨胀,稍后再加水,以高出药面10厘米左右,浸泡10小时,再上火煎煮。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1小时左右,转为微火以沸为度,约3小时左右,滤净药汁,将药渣倒弃,沉淀20分钟后过滤药汁。将药汁倒入锅中,进行浓缩,并撇去浮沫。待药汁慢慢变得稠厚,再慢慢倒入蜂蜜200克,小火慢慢熬炼,不断用铲搅拌,直至能扯拉成旗或在滴水成珠即可,放入洁净的瓷罐或玻璃瓶中储存。每次10克,每日1至2次,温水冲服。此为慈禧晚年常服之方,有抗衰老,明目润肺,清火通便的作用。
菊花酒 新鲜菊花瓣100克,加水800毫升,煮开锅20分钟,去渣取汁,过滤放凉备用。糯米1000克,洗净,以菊花水浸泡一夜,上锅蒸25分钟,倒入干净无水无油的器皿中,待蒸好的糯米晾到温热(30℃左右),撒入甜酒曲约2~3克,再倒入少量的凉开水拌匀,用勺子按实,在米中间挖个小眼,加盖发酵。约48小时左右完成发酵,放入冰箱冷藏。《本草纲目》记载菊花酒疏风清热,明目解忧,安神润肤,可消除眼睛疲劳,缓解焦虑,治疗失眠,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