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生命活动一定遵循自然的规律,如此才能保证身体健康、百病不侵。春夏养阳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中医因时制宜的养生原则之一。春夏,阳令也,春时阳生,夏时阳盛。春夏之时,自然界阳气升发,养生者宜顺时而养,须护养体内阳气,使之保持充沛。此时,凡有耗损阳气及阻碍阳气畅达的情况皆应避免。
春夏两季气温逐渐升高,是人体与自然界阳气逐渐生发生长以致达到旺盛的时机,在经历了一个冬季的休养生息之后,春夏之时,人们纷纷走出户外,活动量相对增大,皮肤的毛孔开放,汗液增多,特别是夏季,暑气逼人,常常导致阳气宣发太过,或者因为防暑降温而过度贪凉食冷而使内寒过甚,以至于体内阳气虚衰,所以古代医学在天人相应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春夏季节由于人的阳气发散于外,内脏的阳气相对空虚,适当用些补阳之品,对人体颇有裨益。譬如春季有些阳气不足的人们容易出现春困,表现为精神不振,身体困倦乏力,嗜睡等症。另外阳气不足还可导致卫外防御力下降,易患感冒,到了夏季还容易出现肠胃系统的疾病。《内经》中指出的春夏养阳是非常有科学性的,阴阳是互根互补的,春夏养阳,注意养护人体阳气,才能推动秋冬的阴的生长方能得养生之道,因此春夏养阳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春夏如何养阳呢?
起居方面
春夏养阳,以养阳之生长;秋冬养阴,以养阴之收藏。这种理论,在保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春季阳气初生而未盛,阴气初减而未衰,天气乍寒乍暖变化很大,风寒之邪尚为患,所以春季应注意保暖防寒,顾护阳气,根据天气的寒暖添减衣物,不可因为冬季过去了就骤减衣物,以至于受到寒凉的突然袭击,正确的做法是逐渐减少穿着厚重衣物。这也是老百姓常说的“春捂秋冻”中春季宜捂的原因。夏时阳极盛,天气炎热,地湿上蒸,所以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人体的新陈代谢非常旺盛,所以夏季养生应把顺应外界高温环境和人体内部的特点作为重点。夏夜人们喜纳凉,易受寒湿之邪,寒湿伤阳。故夏时既要善处阴凉以避大热,夏夜纳凉,当避湿露,适当盖覆,以避寒湿。所以起居方面应该晚睡觉,早起床,起床后到户外活动,且应该散开束发,宽松衣带,不让身体受到束缚。在中午暑热最盛之时适当午睡既可避炎热,又可消除疲劳、补充体力。特别是老年人因为年事已高,多有一些慢性疾病,因此更应坚持这种养生之法。
运动方面
春季适当活动可以更多地接触阳光和新鲜的空气,不仅能锻炼呼吸、循环系统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使血脉通畅,还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提高思维能力。夏季人体体力消耗较大,运动调摄应动静结合,可选择游泳、钓鱼、散步、慢跑等,而且不宜在烈日下或高温环境中进行运动锻炼,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进行室外运动,运动时应穿宽松、舒适、吸汗透气性强的棉织物,便于身体散热。夏季日照较强,应适当回避日晒,适量参加各种有益的户外活动以利筋骨,使百脉通畅,气血调和,以适应夏季的养长之气。
饮食方面
春季肝木当令,肝旺于春,食酸则酸味入肝,酸性收敛,不利阳气升发和肝气疏泄,过食酸味饮食,则使肝木过旺而克制脾土,抑制脾胃消化功能。在春季,应该根据这个季节的特点,在饮食中注意不宜食酸性食物过多,宜选用辛甘微温之品。因为辛甘发散为阳,可助春阳之升发,温食有助于维护人体阳气。不宜食大辛大热之物,以防肝阳升发太过而乘克脾土,不利于机体健康。’夏季炎热,人体代谢增强、营养消耗增加。夏季人体阳气在外,阴气内伏又导致消化功能相对减弱。有句话叫“冬吃萝卜夏吃姜”,因为姜就是驱寒的,能驱走我们体内的寒,达到保护阳气的目的。所以,夏天的时候,适当吃些热性的食物还是需要的,这符合“春夏养阳”的道理。要避免过食冷饮以防伤阳。夏季心火旺盛,而肾水衰弱,即使是很热的天气,也要着眼于健脾益气,在饮食上应少苦寒,节冷饮,少食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宜食用清淡、易消化、健脾助运的食品,如鱼、蛋、奶、西瓜、黄瓜、冬瓜、玉米、豌豆等,饮品可选用绿豆汤、酸梅汤、金银花茶、菊花茶之类。夏季应少食苦味,多食酸味、咸味食物,如杨梅、草莓、西红柿、豆类及其制品、动物肝脏、海带、海蜇、海藻、虾皮等。酸味收敛,可固护体表,防止出汗过多,且适当食酸味食物有助于增强食欲。咸味食物则可帮助机体补充因出汗过多而丢失的盐分,以防汗多损伤心气。夏日饮食以温为佳,不宜过热,过热则伤气,温食宜助阳气。
“春夏养阳”,一要配合阳气舒发,二要保护阳气,要符合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时序规律,这样,才是正确的养阳法。“春夏养阳”除了生活起居必须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外,突出一点就是避免过度的寒冷刺激,它有利于阳气的生发,有利于正气的内存,“春夏养阳”的含义,就是要求人们在春夏季节,要保养、增长、调节人体生长之气的能量,以与自然生、长之气相适应。总之,春季养生要注意适应自然,生活起居、运动、饮食等方面要与春天生长升发阳气相一致,顾护阳气,使阳气充盛,即可达到养生的目的。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