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的治疗原则,以调气和中,降逆止呕为主,还需注意调饮食、和情志,并讲究服药方法。治疗时注意“中病即止”,用药须严格掌握剂量,“衰其大半而止”,以免伤胎。
(一)辨证分型治疗
1.脾胃虚弱
主证:妊娠早期,恶心,呕吐不食,甚则食入即吐,口淡,呕吐清涎或食物,皖腹胀闷,头晕神疲,倦怠嗜睡,舌淡,苔白,脉缓滑无力。
治法: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2.肝热
主证:妊娠早期,恶心呕吐,呕吐酸水或苦水,胸胁满闷,暖气叹息,头胀而晕,口苦咽干,渴喜冷饮,便黄搜赤,舌红,苔黄而于,脉弦滑数。
治法:清肝和胃,降逆止呕。
3.痰滞
主证:妊娠早期,呕吐痰涎,口中淡腻,胸脯满闷,不思饮食,头晕目眩,心悸气短。
倦怠,舌淡胖,苔白腻,脉滑。
治法:化痰除湿,降逆止呕。
4.气阴两亏
主证:神疲乏力,形体消瘦,眼眶下陷,双目无神。严重者呕吐带血样物,发热口渴,尿少便秘,唇舌干燥,舌红,苔薄黄或光剥,脉细滑数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和胃止呕。
方药: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合增液汤(《温病条辨》)加减。
人参10g,麦冬10g,五味子5g,生地12g,玄参12g9竹茹9g,芦根15g,乌梅9g。
加减:若呕吐带血样物者,加藕节12g,乌贼骨12g,乌梅炭9g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必要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予生脉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滴,以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二)辨病专方治疗
1.小半夏加获苔汤(《金医要略》)
组成:半夏、获苓、生姜。
功效:化痰除湿,降逆止呕。
2.平逆清胃方(《蔡氏女科经验选集》)
组成:炒白术、姜半夏、淡子苹、陈皮、白芍、苏梗、旋覆花、白茯苓。
功效:顺气和胃,降逆止呕。
加减:胃寒去淡子苹加生姜、伏龙肝;胃热酌加姜川连、活水芦根;兼有呕血加鲜生地、藕节炭以凉血止血,兼有腰酸加杜仲、续断以固肾壮腰。
(三)中成药
1.香砂六君子丸 功能健脾和胃,可用于脾胃虚弱证。每次6g,每日2—3次。
2.陈夏六君子丸 功能健脾和胃,化痰降逆,可用于脾胃虚弱,痰湿中阻证。每次6g,每日2—3次。
3.生脉饮 功能益气生津,养阴和胃,可用于气阴两虚证。每次l支,每日2—3次。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