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神经精神疾病失眠失眠常识正文

辨治失眠的经验

稳又欲睡,一夜无宁刻,重者满床乱滚,此血府血瘀。”“夜睡梦多,是血瘀。”若“夜不能寐,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血瘀而致不寐,应引起临床注意。出现上述症状,并伴有疼痛,舌质紫暗或瘀斑瘀点、脉涩,呈现明显血瘀证候者,以血府逐瘀汤加丹参,再酌加安神之品。失眠病久,凡兼见瘀血之证,吴师常在辨证用方中,适加当归、丹参以活血。

4 痰热内蕴,治需和胃降逆

过用辛热肥甘或嗜酒,可使痰热内蕴,上扰心神,以致心神不安而失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痰热扰心所致失眠临床日趋多见。凡失眠而伴有心烦,头昏沉重,或胃脘满闷、舌红偏胖、舌苔黄腻、脉滑数者,则应从痰热辨析。治当清热化痰为主,吴师多选用温胆汤为主方。应用该方需适当重用竹茹,增强清热化痰作用。但该方清热之力不足,尚应加瓜蒌竹沥汁等清热化痰;心烦热重者,酌加黄连或栀子清心除烦。《素问・逆调论》指出“胃不和则卧不安”,在清热化痰治疗的同时,应注意合用和胃降逆之法,调理脾胃功能。《灵枢・邪客》所载半夏汤(半夏配秫米,即后世称谓半夏秫米汤)可“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和得”,使胃气和降,痰热下行,有助于改善失眠状况,在痰热证的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半夏的运用。

5 辨证为基,治应结合安神

治疗失眠,既要强调要辨证论治,灵活选方,在此基础上,尚需注意安神药的合理配用,这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安神药的功效特点各有不同,其兼有的其它作用亦有所异,因此,应注意合理选用。血虚失眠多选加酸枣仁、夜交藤、大枣等,补养心肝,养血安神,夜交藤应适当重用。阴虚失眠多选加柏子仁、百合、酸枣仁,滋养阴血不足以安神。痰热失眠在清化痰热的同时,多选加合欢皮、远志,或适当重用茯苓。情志不遂、心情抑郁而不寐者,加用合欢花或合欢皮,《神农本草经》言其“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忘忧”,是解郁安神的主要用药。兼血瘀者可加琥珀化瘀安神。凡失眠之实证尤其是因于惊恐不安、肝阳上亢所致失眠更应选用重镇安神药物,如生龙骨、生牡蛎、磁石等,并适当重用,但一般少用朱砂有毒之品。失眠之虚证在补虚治疗的同时,亦可选加重镇安神药物,但不宜重用。

|<< << < 1 2 > >> >>|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怎样区分少睡与失眠

下一篇:白天不良的坐姿或将导致夜晚失眠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