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是由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皮肤炎症。皮损以 丘疱疹为主的多形性损害,有渗出倾向,常反复发作多年不愈。病因比较复杂,常常难以确定。临床表观多种多样,按炎症情况可分 为急性(红斑、丘疹、水疱、红肿、渗出、糜烂、结痂)、慢性(皮肤呈褐 红色浸润、肥厚、皲裂、鳞屑或有苔藓样改变、脱屑性片块等)和亚 急性三种。
西医对本病主要以外治方法为主。
中医称之为“湿癣”、“湿疮”、“浸淫疮”等。认为多由风湿热或 血虚、脾虚复受风邪、寒湿等所致。其治疗急性宜清热利湿,佐以 凉血;亚急性宜健脾利湿,佐以清热;慢性宜健脾燥湿,养血润肤。 下述诸方,可供临床参考选用。
1.氤氲汤
黄豆卷60g,佩兰、焦栀皮各10g,麝香、青蒿各9g,连翘、郁金各12g,滑石18g,细通草、石菖蒲各6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芳香化湿,清热透表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湿疹33例,结果痊愈29例,好转4例。治疗最短者4天,平均22.3天。
2.湿疹汤
萆薜、泽泻、车前子、茯苓、苦参、白鲜皮、防风、地肤子各5~9g,薏苡仁、生地各6~20g,金银花、连翘各6~15g。亚急性湿疹加蝉蜕、白蒺藜;慢性湿疹去车前子、泽泻,加玄参、当归、乌梢蛇、红花。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清化湿热,滋阴养血,祛风通络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湿疹74例,结果痊愈56例,显效13例,无效5例。
3.石膏芩青汤
生石膏、马齿苋各30g,黄芩、六一散各10g,大青叶、白鲜皮各15g,生地、白茅根各2dg,丹皮12g。皮损泛发全身,鲜红灼热,身热烦躁,舌红绛者加水牛角粉、赤芍;水肿明显,脂水淋漓,水泡多者加车前草、茵陈、汉防己;瘙痒剧烈者加苦参、地肤子、僵蚕;对药物、食物过敏者加连翘、蚤休、绿豆;皮损发于头面部,日晒加重者加青蒿、地骨皮。
水煎,分早晚2次服,每日1剂。同时配合外用涂擦炉甘石洗剂。若水肿明显、渗出水泡多者,用上方内服汤药第三煎,放凉后湿敷患处。
本方有清热,凉血,利湿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急性湿疹皮炎(浸淫疮、面游风、漆疮、中药毒、日晒疮等)30例,结果:全部病例用药3~7剂后红肿明显减轻,渗出水疱减少或消失,自觉症状亦减轻。平均服药10剂痊愈或基本痊愈。
4.枣仁安神汤
酸枣仁、白鲜皮、威灵仙、当归、白芍、熟地各15g,生龙骨(先煎)、夜交藤、何首乌各30g,苦参、五味子各10g。
水煎取汁分次温服,轻者每日1剂,重者每日2剂。同时配合外洗药(白鲜皮50g,荆芥、防风各30g,冰片(后下)0.5g),每日1剂,水煎取液外洗患处。
本方有养血安神,祛风燥湿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慢性湿疹30例,结果痊愈16例,好转12例,无效2例。
5.加味四物汤
熟地或生地15~30g,白芍或赤芍、当归各10~30g,川芎8~15g,首乌15~40g,刺猬皮、乌梢蛇、苍耳子、皂角刺、蛇床子、白鲜皮、白蒺藜各10g。风热偏重者加防风、苦参、薄荷;风寒偏重者加桂枝、荆芥;湿热偏重者加茵陈、黄柏;血热偏重者加丹皮、青蒿;热毒偏重者加金银花、土茯苓;偏血虚者加龙眼肉、紫河车;偏气虚者加黄芪、黄精;偏血瘀者加丹参、地龙;纳食不香者加山楂、山药;顽固性奇痒者加全蝎、蛇蜕;反复发作者加核桃仁。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上、下午空腹服用。每剂煎完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