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诊断依据
1、病史最常见的症状有血尿、脓尿、排尿困难、烧灼感和尿频。在合并感染或病变侵犯深层时出现疼痛。
2、年龄40岁以上,发病年龄高峰为70岁。
3、查体下腹部有压痛,腹股沟可扪及肿大淋巴结,双合诊可扪及肿块。
(二)辅助检查
1、尿细胞学检查
如果发现有异常细胞即当说服患者进行膀胱镜等特殊检查。在高级的膀胱癌诊断中,也可以有20%尿细胞假阴性,而假阳性可以在1%~12%。尿细胞学作为膀胱癌诊断的第一步筛选,其诊断阳性率为80%,癌细胞在尿内可先于肿瘤出现。尿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密切关系。
2、定量荧光图像分析
亦称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术。图像分析检测的形态学参数为核平均面积、核最大和最小径;DNA参数为DNA含量、DNA指数、增强指数、大于5的细胞百分比、DNA倍体类型,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而DNA倍体平衡指数则与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呈负相关。图像分析可以用于高危人群筛选。在低级的膀胱癌诊断中,图像分析比一般细胞学检查更为敏感。
3、膀胱造影
在排泄性泌尿造影时,放开输尿管压迫带以后,膀胱可以显影,但影像不甚清晰,在较大膀胱内肿瘤可以见到充盈缺损。
4、膀胱动脉造影
准确率为70%左右。可清晰看到正常的膀胱血管和肿瘤血管,肿瘤血管蟠血不规则,粗细不等,浸润性癌时可引起血管变形。
5、淋巴造影
膀胱癌容易出现盆腔淋巴结转移,堵塞淋巴管引起下肢肿胀。淋巴结最常见转移部位为闭孔淋巴结。
6、膀胱镜检查
可以鉴别肿瘤是良性或恶性,能了解肿瘤的大小、所在位置、数目,乳头状还是广基团块状,并可通过对肿瘤进行活检以了解其恶性程度及深度。
7、B超检查
可以发现直径为0.5cm的肿瘤,并可以检查肿瘤对膀胱壁的浸润深度。
8、CT扫描
主要用于浸润性癌,用于了解有否膀胱壁的浸润或增厚变形,其浸润深度以及可发现局部转移淋巴结,有助于浸润性癌的分期。对膀胱憩室内癌和膀胱壁内癌的诊断有特殊意义。
9、MRI检查
可以发现膀胱癌的浸润深度以及局部淋巴结有无转移,了解癌肿向肌层浸润的范围和深度。
10、尿动力学检查
主要通过测定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排尿时间及尿量等诸项目检查,判断下尿路梗阻是否存在以及梗阻的程度,并通过尿流曲线图形及各种参数的动态观察,以确定手术适应证及判断手术后疗效。
11、肿瘤标志物测定
①ABO(H)血型抗原:一般采用特异性细胞黏附试验(SRCA),此法在测定“O”型血患者时,对“H”抗原检出率太低,假阳性率较高。采用PAP法,检测“H”抗原明显优于SRCA。高级或晚期膀胱癌常失去细胞表面抗原,显示预后不良。
②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RS):尿中β-GRS的升高,标志有发生膀胱癌的趋向。尿内β-GRS测定可作为膀胱癌普查中的一项筛选方法。
③乳酸脱氢酶同功酶(LDH):正常膀胱上皮仅有LDH1、LDH2,在不典型的尿路上皮活检标本中LDH2/LDH1比值增高,在肿瘤浸润深的晚期膀胱癌活检标本中LDH1的百分比降低,LDH2/LDH1比值进行性增高。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