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小儿流涎,是指儿童口涎不自觉地从口内流溢出来的一种病症,因涎水留滞于颐下(面颊、腮部),故又称“滞颐”,俗称“流口水”。
《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候四·滞颐候》“滞颐之病,是小儿多涎唾流出,渍于颐下……。”这是小儿流涎最早的文献记载。《疡医大全·小儿口水门主论》称为小儿口水。
另4~6个月婴儿口涎增多,是吞咽障碍或闭口不全所致,或乳牙初生时常有生理性滞颐不属于本文范畴;若口腔肿痛靡烂,或因虫证、口疮、软瘫、痴呆、舞蹈病、癫痫等疾病而涎出过多者,当治其病源,不属本条讨论范围。
【鉴别】
常见证候
脾胃积热流涎:患儿终日涎水流淌,质粘稠,进食时则更多,颐间红赤或口舌生疮,口臭唇红,小便短赤,大便干结或臭秽.口渴多饮,烦躁不宁,舌红苔黄,脉滑数,指纹紫滞。
脾胃虚寒流涎:口水清彻,色白不稠,时多时少,断断续续,面黄神倦,形体消瘦,四肢欠温,食欲不振,小便清长,大便不实,唇舌色淡,苔白,脉沉弱无力或迟,指纹淡红,或隐而不显。
鉴别分析
脾胃积热流涎与脾胃虚寒流涎:二证虽均为流涎,但一为积热,一为虚寒,是辨证之关键。脾胃炽热,热则胃缓,胃缓则廉泉开,廉泉开则不能制约其津液,故流涎不止。内热炽盛,消烁津液,流出之涎粘稠,口渴思饮,小便短赤,大便干结或臭秽,热灼肉腐则口舌生疮。治宜清胃热以泻睥之法,方用清热泻脾散。脾胃虚寒流涎系由中阳不振,健运失常,统摄无权,不能收摄津液,则流涎不止,涎水清彻,色白不稠,面色苍白,四肢欠温,食欲不振,小便清长,大便不实等均为中焦虚寒之象。治以温中补睥之法,方用温睥散,或六君子汤加木香。
【文献别录】
《太平圣惠方·治小儿多涎诸方》:“夫小儿多涎者,风热壅结,在于脾藏积聚成涎也。若涎多,即乳食不下,涎沫结实,而生壮热也。”
《婴童百问》“巢氏云小儿滞颐者,涎流出而渍于颐间也。此由脾冷涎多故也。脾之液为涎,脾胃虚冷不能收制其津液,故流出渍于颐也,张氏温脾丹主之,一法百药煎含咽,其涎自不出,亦截流也。益黄散亦治此证,温脾散亦可服。
《寿世保元》“一论滞颐,乃涎流出而渍于颐间也。涎者脾之液,脾胃虚冷,故涎自流,不能收约,法当温睥为主,宜服温脾丸。”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