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健康中国”的相关要求,山东女子学院“向日葵”志愿服务二队来到长清乐天创科社区,为老人开展各类活动,帮助老人健康度晚年。
登文昌,而小天下
在服务队正要离开之时,远远望去便是一座耸起的山峰,队员们向当地人询问,时间尚早,便决定攀登一番。
骤雨初歇,山路难免泥泞,这时,在心里便想起了王介甫在《游褒禅山记》中说道的那句话“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既然有志有力,何然不去?文昌峰并不高,半个小时,便登顶了。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队员上山偶遇的张大哥,向队员们讲起了这座山的故事,让人不得不感叹此山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气息。
山体中段有文昌洞,为明代石刻遗迹。洞中有文昌帝君像,北侧洞壁上刻着一幅画,据说是文昌山全景图,图上的一草一木都描绘的极为细致,足以体现作者的画技高超和匠心独具,图上的画面。后修建碧霞元君庙和杨令公小庙,人文气息浓郁。
(三下乡队员在爬山过程中偶遇爬山锻炼的夫妻 通讯员 李璐瑶 摄)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乐天的集市,带给人们幼时的感动。“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文昌峰的文化,又给人另外的体验。长清的文化底蕴让人敬仰,愿长清越来越好。
“猜”展笑颜
在挂满谜面的房间内,不时有老人驻足停留在写着谜语的卡片前,把手背在身后,低头沉思起来。“一口吃掉牛尾巴……是个‘告’字对吧?”老人不确定的问着志愿者。在被告知答案正确后,他们的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猜灯谜”对于现代年轻人来说比较陌生,但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这便是他们童年的乐趣所在。石奶奶乐呵呵地跟志愿者们说道:“我们那个时候,没有什么智能手机,一到过节,家里的小孩就聚在一起猜灯谜,别提多热闹啦!现在年龄大了,比不上你们年轻人啦。”
凡笑者,就表现着他尚有生活的胆和力。老人们并未被生活中的琐事磨去心中的求知欲和对世事的热情。在通俗易懂的谜面中,老人们似是回到儿时,嘴角挂着淡然纯粹的笑,探寻着未知的故事。
(三下乡队员与老人们一起猜灯谜通讯员 李璐瑶 摄)
“剪”画中生
民间剪纸艺术也属于即逝艺术,之所以能流传,沿革如此漫长的时间,主要是依靠“传承”来达到的,即上辈人通过言教手教,把一些民俗文化观念和剪纸中的艺术符号(即纹样),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从而传承、整合、发展、沿革至今天。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剪纸已经被很多人遗忘在时代的角落里,
志愿者为老人带来了剪纸的延伸,也是传统与现在相结合的艺术——剪贴画,志愿者们现场展示剪纸的过程,寥寥数剪,就可以剪成栩栩如生的图案,普普通通的各个部位,粘贴在一番新的“文章”,这种神奇的变幻一下子提起了老人们的兴趣,老人都跃跃欲试。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李奶奶,手法极为娴熟,剪子在手中飞速的剪动,像是长在手上一般。细问之下,才发现这位奶奶原来是“专业”的,奶奶告诉我们,自己的技艺也是母亲所传,十里八乡的也是十分知名的,每逢新年,村里的村民们都会登门求取,自从进入了社区之后,自己便无用武之地了,长期不用,自己的技艺也生疏了许多。今天的活动,带给了李奶奶一个新的平台,也是在新的艺术形式下,延续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技艺。
(三下乡队员在制作剪贴画中为老人讲解通讯员 李璐瑶 摄)
老人们虽然经历过世事纷扰,但是他们的笑容中却只存有简单质朴。只有含辛茹苦,才能获得真正的欢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志愿者们希望能利用所学知识尽自己的一份力,用行动让老人们以乐观的人生态度理解生活,热爱生活,以此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推动“社区积极老龄化”的发展。(通讯员 甄妍 徐亚楠)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