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外科失荣正文

失荣的概述

失荣是岩肿发于颈部及耳之前后,因岩肿晚期气血亏乏,运行阻滞,出现面容憔悴,形体消瘦,状如树木失去荣华,枝叶焦黄发枯而命名。历代文献对本病证尚有“脱营”、“失精”等名称。本病证相当于西医之颈部淋巴结转移癌。

《素问·疏五过论》称本病为脱营,并指出“凡来诊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贵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医工诊之,不生脏腑,不变躯形,……身体日减,气虚无精,病深无气,洒洒然时惊。”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进一步阐发为:“此病生于志意,而不因于外邪也。……夫脾藏营,营舍意;肾藏精,精舍志。是以志意失而精营脱也。五气留连,谓五脏之神气,留郁于内而不得疏达;并者,谓并病于五腑也。五脏之气,外合皮肉筋骨,是以身体日减。”上述条文说明本病与情志有关,本病的发生非外邪所致,而是“并病于五脏也”。因此失荣应属颈部的淋巴转移癌较为妥当,而颈部原发性淋巴结的恶性肿瘤则命名为石疽更为适宜。

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将本病定名为失荣,并认为本病主要由情志所伤而发病,清代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认为恶核失荣属阴疽的范畴。清代吴谦等人所著《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失荣证》将本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转归和预后都描述得更为准确。“失荣证,生于耳之前后及肩项,其证初起,状如痰核,推之不动,坚硬如石,皮色如常,日渐长大,由忧思、喜怒、气郁、血逆与火凝结而成。日久难愈,形体渐衰,肌肉消瘦,愈溃愈硬,色现紫斑,腐烂浸淫,渗流血水,疮口开大,胬肉高突,形状翻花。”以后高锦庭《疡科心得集。辨失荣马刀生死不同论》认为本病难疗,属“四绝之一”。余听鸿《外证医案汇编·失荣证附论》论述至深且精,在治疗原则方面从理论到实践作了高度精辟的分析。

综上所述,祖国医学对失荣的研究是比较全面和深刻的,既认识到了本病是“四绝之一”的难治之证,也没有放弃攻克绝症的探索和努力。如余听鸿治疗本病所述“气郁宜达之,血郁宜行之,肿则散之,坚则消之。”这对后世很有启发,故现今临床多采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等治疗法则,以达到驱邪的目的,取得了治疗本病的宝贵临床经验。

咨询电话:010-87264942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失荣的引发因素

下一篇:气郁火结型失荣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