茧唇是发生于唇部的岩肿,因其外形似蚕茧而得名。本病多发生于下唇,为无痛性局限性硬结,或如乳头及覃状突起,溃烂后翻花如杨梅。茧唇是常见的口腔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占所有口腔肿瘤的第3位。
早在16世纪,祖国医学对于唇癌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就有较为详细的论述。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有一段关于茧唇的症状和治疗的论述。“茧唇者,此症生于嘴唇也,其形似蚕茧故名之。”《内经》云:“脾气开于口。”又云:“脾之荣在唇。但燥则干,热则裂,风则困,寒则揭,若肿起白皮皱裂如蚕茧,故定名曰茧唇也。”这是说明本病的命名依据。
对本病的基本形态本书有这样的论述,“始起一小瘤,如豆大,或再生之,渐渐肿大,合而为一,约有寸厚,或翻花如杨梅,如疙瘩,如灵芝,如菌,形状不一。”并认为本病的病因病理的演变过程是:“皆由六气七情相感而成。或心思太过,忧虑过深,则心火焦炽,传授脾经,或食酿酒厚味,积热伤脾,而肾水枯竭以致之。”从而应用脏腑生理病理观点,说明了唇部恶性病变与脾、心、肾的密切关系。并提出了应用脏腑辨证的观点辨治本病症的法则。这一基本原则是“补肾水生脾血,则燥自润,火自除,风自息,肿自消矣。”以后王肯堂的《证治准绳·疡医》在此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不仅认为茧唇与脾肾亏损有关,而且还提出了肝火、胃热、风热、气虚等病因病机和治则方药。陈实功《外科正宗》进一步强调了本病与饮食的关系。并创造了艾灸法和贴蟾酥饼膏等外治疗法。清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又将本病分为津伤、气实、虚火三种类型,分别应用生津润燥、泄热通便、滋水养阴等疗法。在总结前人治疗经验的基础上同时也体现了当代的独特见解。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