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特色中医针灸子午流注针正文

子午流注针刺法

1.进针法

在针刺时,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称“刺手”,右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称“押手”。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指切进针法

(1)指切进针法 又称爪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旁,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夹持进针法

(2)夹持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腧穴表面,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3)舒张进针法 用左手食、拇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提捏进针法

(4)提捏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薄部位的进针,如印堂等。

2.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在针剌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是增强针感,提高疗效,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同一腧穴,由于针刺角度、方向、深度的不同,所产生的针感强弱、方向和疗效常有明显差异。

针刺的角度

(1)角度指进针时的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夹角。它是根据腧穴所在位置和医者针刺时所要达到的目的结合而定,一般有如下几种针刺角度。

①直刺 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角垂直刺入。此法适于大部分腧穴。

②斜刺 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角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在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穴位。

③平刺 即横刺、沿皮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角沿皮刺入。此法适于皮薄肉少的部位,如头部的腧穴等。

(2)深度指针身刺入人体内的深浅程度。每个腧穴的针刺深度,在第四章已有详述,在此仅根据下列情况作介绍。

体质 身体瘦弱浅刺;身强体肥者深刺。

②年龄 年老体弱及小儿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③病情 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④部位 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宜深刺。

针刺的角度和深度关系极为密切,一般来说,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或平刺。对天突哑门风府等穴及眼区,胸背和重要脏器如心、肝、肺等部位的腧穴,尤其要注意掌握好针刺角度和深度。

3.行针与得气

行针也叫“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运用各种刺针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得气的感觉。得气也称“针感竹,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包括患者的针感和术者的手下感两个部分。当产生得气时,患者会在针下有相应的酸、麻、胀、重惑,这种感觉可沿着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扩散传导;同时,术者的手下会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的感觉。若没有得气,则没有这种感觉产生。正如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所说: “’轻滑慢而示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

得气与否及气至的迟速,不仅直接关系到疗效,且可推测疾病的预后。临床上一般是得气迅速、得气感强烈时,疗效较好;得气较慢、得气感较弱,疗效就差;若不得气,则可能无效。对此,《灵枢九针十二原》论述说:“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因此,临床上若刺之而不得气时,就要分析原因,是否因取穴不准,手法运用不当,针刺角度有误引起。

若不得气,需重新调整针刺部位、角度深度,运用必要的手法再次行针。行针手法分为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两类。

(1)基本手法

提插法

①提插法 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把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由深层向上退到浅层为提。

捻转法

②捻转法 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以右手拇指和中、食二指持住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

以上两种手法,既可单独应用,也可相互配合运用,可根据情况灵法运用。

(2)辅助手法 是针刺时用以辅助行针的操作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循法

①循法 是以左手或右手于所刺腧穴的四周或沿经脉的循行部位,进行徐和的循按或循摄的方法。比法在未得气时用之可通气活血,有行气、催气之功;若针下过于沉紧时,用之可宜散气血,使针下徐和。

刮法

②刮法 是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爪甲,由下而上的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此法在不得气时,用之可激发经气,促使得气。

弹针法

③弹针法 是将针刺入腧穴后,以手指轻轻弹针柄,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动,而使经气速行。

飞法

④飞法 是将针刺入后,以右手拇、食指持针柄单向捻转,如搓线状,细细捻搓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故称飞法。《医学入门杂病穴法》载:“以大指、次指捻针,连搓三下,如手颤之状,谓之飞。竹本法的作用在于催气、行气,并使针刺感应增强。

摇法

⑤摇法 是将针刺入后,手持针柄进行摇动,如摇檐或摇辘轳之状,可起行气作用。

震颤法

⑥震颤法 针刺入后,左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度的提插捻转动作。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颤,以促使得气或增强祛邪、扶正的作用。

4.针刺补泻

针刺补泻是根据《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的理论原则而确立的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是针剌治病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毫针刺法的核心内容。

补法是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泻法是泛指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针刺补泻就是通过针刺腧穴,采用适当的手法激发经气以补益正气,疏泄病邪而调节人体脏腑经络功能,促使阴阳平衡而恢复健康。补泻效果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以下3个方面。

①功能状态 当机体处于虚惫状态而呈虚证时,针刺可以起到补虚的作用。若机体处于邪盛而呈实热、闭证的实证情况下,针刺又可以泻邪,而起到清热启闭的泻实作用。如胃肠痉挛疼痛时,针刺可以止痉而使疼痛缓解。胃肠蠕动缓慢而呈弛缓时,针刺可以增强肠胃蠕动而使其功能恢复正常。

②腧穴特性 腧穴的功能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有些腧穴具有相对特性,如有的适宜补虚,如足三里关元等;有的适宜泻实如十宣、少商等。

③针刺手法 是促使人体内在因素转化的条件,是实现补虚泻实的重要环节。

5.留针与出针

(1)留针是指进针后.将针置穴内不动,以加强针感和针刺的持续作用,留针与否和留针时间的长短依病情而定。一般病症,只要针下得气,施术完毕后即可出针或酌留10—20分钟。但对一些慢性、顽固性、疼痛性、痉挛性病症,可适当增加留针时间,并在留针中间间歇行针,以增强疗效。留针还可起到候气的作用。

(2)出针 出针时,是以左手拇、食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轻微捻转并慢慢提至皮下,然后迅速拔出并用干棉球按压针孔防止出血,最后检查针数,防止遗漏。

咨询电话:010-87264942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子午流注针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下一篇:子午流注针针刺前的准备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