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特色中医针灸头针正文

头针异常惰况的处理和预防

相对来说,头针疗法一般是比较安全的,但如操作不慎,疏忽大意,或犯刺禁,或针刺手法不当,或对人体解剖部位缺乏全面的了解,临床也可能出现一些反应和意外,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治疗时应密切关注患者和各种变化,以防意外发生。在头针临床上,常见的反应有以下几种。

(一)晕针

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这是可以避免的,医者应该注意防止。

1.原因

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疲劳、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而致针刺时或留针过程中而发此症。

2.症状

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血压下降,脉象沉细,或神志昏迷,扑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脉微细欲绝。

3.处理

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人中、素骼、内关足三里、炎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

4.预防

对于晕针应注重于预防。如初次接受针刺治疗或精神过度紧张,身体虚弱者,应先做好解释,消除对针刺的顾虑,同时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最好采用卧位。选穴宜少,手法要轻。若饥饿、疲劳、大渴时,应令患者进食、休息、饮水后再予针刺。医者在针刺治疗过程中,要精神专一,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神色,询问患者的感觉。

一旦有不适等晕针先兆,可及早采取处理措施,防患于未然。

(二)滞针

滞针是指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患者则感觉痛剧时,称为滞针。

1.原因

患者精神紧张,当针刺入胸穴后,患者局部肌肉强烈收缩;或行针手法不当,向单一方向捻针太过,以致肌肉组织缠绕针体而成滞针;若留针时间过长,有时也可出现滞针。

2.现象

针在体内,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患者痛不可忍。

3.处理

若患者精神紧张,局部肌肉过度收缩时,可稍延长留针时间,或于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或用叩弹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宣散气血,而缓解肌肉的紧张。若行针不当,或单向捻针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即可消除滞针。

4.预防

对精神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不必要的顾虑。

注意行针的操作手法和避免单向捻转,若用搓法时,应注意与提插法的配合,则可避免肌纤维缠绕针身而防止滞针的发生。

(三)弯针

弯针是指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称为弯针。

1.原因

医生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过速,以致针尖碰到坚硬组织器官或患者在针刺或留针时移动体位,或因针柄受到某种外力压迫、碰击等,均可造成弯针。

2.现象

针柄改变了进针或刺入留针时的方向和角度,提插、捻转及出针均感困难,而患者感到疼痛。

3.处理

出现弯针后,即不得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如针柄轻微弯曲,应慢慢将针起出。若弯曲角度过大时,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起出。

若由患者移动体位所致,应使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局部肌肉放松后,再将针缓缓起出,切忌强行拔针以免将针体断入体内。

4.预防

医者进针手法要熟练,指力要均匀,并要避免进针过速、过猛。选择适当体位,在留针过程中,嘱患者不要随意更动体位,注意保护针刺部位,针柄不得受外物硬碰和压迫。

(四)断针

断针又称折针,是指针体折断在人体内。若能术前做好针具的检修和施术时加以应有的注意,是可以避免的。

1.原因

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损伤剥蚀。进针前失于检查。针刺时将针身全部刺入胸穴。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肌肉猛烈收缩。留针时患者随意变更体位,或弯针、滞针未能进行及时的正确处理等,均可造成断针。

2.现象

行针时或出针后发现针身折断,其断端部分针身尚露于皮肤外,或断端全部没入皮肤之下。

3.处理

医者态度必须从容镇静,嘱患者切勿更动原有体位,以防断针向肌肉深部陷入。若残端部分针身显露于体外时,可用手指或摄子将针起出。若断端与皮肤相平或稍凹陷于体内者,可用左手拇、食二指垂直向下挤压针孔两旁,使断针暴露体外,右手持慑子将针取出。若断针完全深入皮下或肌肉深层时,应在X线下定位,手术取出。

4.预防

为了防止折针,应认真仔细地检查针具,对认为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针具,应剔出不用,避免过猛、过强的行针。在行针或留针时,应嘱患者不要随意更换体位。针刺时更不宜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应留部分针身在体外,以便于针根断折时取针。在进针行针过程中,如发现弯针时,应立即出针,切不可强行刺入、行针。对于滞针等亦应及时正确的处理,不可强行硬拔。

(五)血肿

血肿是指针刺部位出现的皮下出血而引起的肿痛。

1.原因

针尖弯曲带钩,使皮肉受损,或刺伤血管所致。

2.现象

出针后,针刺部位肿胀疼痛,继则皮肤呈现有紫色。

3.处理

若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局部小块青紫时,一般不必处理,可以自行消退。若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大而且影响到活动功能时,可先作冷敷止血后,再做热敷或在局部轻轻揉按,以促使局部淤血消散吸收。

4.预防

仔细检查针具,熟悉人体解剖部位,避开血管针刺,出针时立即用消毒千棉球揉按压迫针孔。

(六)针刺感染

针刺感染是指针刺消毒不严格,引起针刺局部出现感染。

1.原因

针刺消毒不严,在针刺过程中,将皮下各层组织内的原有病灶中的细菌或其他致病微生物,带入较深层的其他组织内。在头穴穴位注射时,除因不注意严格的无菌消毒外,对所注射药物的情况不了解。

2.现象

局限性化脓性感染开始为针孔发生硬结,颜色潮红,并有疼痛。如治疗不及时,可继续扩大,伴有全身不适,发热等症状。局部出现波动,硬结逐渐变软,中央有黄色的脓头。如感染发生、在深部,波动感不明显,但脓肿表面有水肿和显著的局部压痛,全身症状也较明显。局限性化脓性感染未能控制,或患者体质虚弱、机体免疫能力低下,大量毒力强的病原菌在血中繁殖,易产生脓毒血症。也易引起脑内感染。如感染肝炎病毒和破伤风杆菌,可致肝炎和破伤风。

3.处理

局部化脓性感染的处理宜嘱患者患部休息少动,以减少疼痛及炎症扩散,不要挤压患部。适当应用消炎止痛、清热解毒的中西药物,配合理疗热敷等以促进吸收,一旦脓肿成熟,应立即切开引流排脓。

4.预防

严格消毒针具,消毒是重要一关,特别在针刺治疗乙型肝炎等一些传染性强上的病症患者之后针具应做特别消毒,在有感染病灶的部位避免针刺。去针后,如针孔较大或有出血现象,应该用消毒棉球揉压,使其止血及闭合。针刺部位在2小时内不要用生水洗涤。穴位注射严格执行操作常规,将所用治疗药液预先进行了解,不要使用失效或变质的药物。

(七)蛛网膜下腔出血

针刺头颈处穴区时,毫针刺伤软膜蛛网膜下隙中的血管时即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隙系指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腔隙,其间充满着不断循环着的脑脊液,并有较大的血管行走,而软膜也富含血管。而当针刺误伤颅内血管,血液流入蛛网膜下隙,亦归属于此。

1.原因

穴位原因易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穴位:哑门风府风池、安眠等;操作原因如针刺风府、风池、安眠等穴以此方向不适当探刺,或针翁明穴内斜20°-45°进针过深时,都可能刺入椎管,误伤血管,引起出血,如再施以幅度较大的提插时,损伤则更重。

2.现象

症状:在针刺后颈部穴位时,患者突然感到一种“电击样”的全身触电感,随即出现头昏、头痛,面色苍白,身出冷汗,恶心呕吐,并伴有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轻者,神清或呈短暂的神志模糊;重者则可陷入昏迷。体征:颈项强直,可有布氏征和凯尔尼格征(克氏征)阳性。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外观常呈血性,镜检可见大址血红细胞存在。颅内压常偏高,可超出200mmHg(1.96kPa)。

3.处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较严重的针灸事故,要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事故产生后,患者应住院观察,绝对卧床休息至少4周。保待安静,尽量不要多搬动。应用中、西药物止血,控制脑水肿。头痛、烦躁、呕吐者,给予止痛、镇静和止吐药物。如果出现剧烈的头痛,频繁的恶心呕吐,脉率和呼吸变慢,甚至于昏迷,而上述非手术疗法无效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4.预防

注意针刺方向和深度,如器明、安眠等穴,以不超过5cm为宜,体瘦者与儿童酌减。其角度以垂直稍偏内上较安全,避免直接刺入椎管内,更不可向枕大孔深刺。注意手法操作针刺得气后,采用轻柔的捻转加小提插手法,严禁重提猛插。深刺过程中,如患者主诉有全身触电感或眼前闪亮感时,应立即拔针,并密切观察是否有其他体征、症状出现。如果枕部疼痛,更须做进一步检查,以免贻误救治时机。

(八)小脑及延髓损伤

小脑及延简损伤是指针刺过深,刺伤小脑或延髓,引起的严重情况。

1.原因

穴位原因:最易导致小脑及延恸损伤的穴位为风府、哑门、风池。风府深部为小脑、延脑池积延髓。哑门深部为延髓和脊髓的连续部分,风池深部为延简推动脉入颅腔与之相邻处。针刺不当,极易伤及。操作原因:心针刺过深:如经尸检和活体测量证明,哑门、风府穴针刺深度在l寸同身寸之内,一般不会损及中枢;可能发生危险的深度是1.5寸同身寸,危险深度约相于2同身寸;①方向错误:如直刺(针尖稍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

下一篇:头针操作注意事项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