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的选择原则,一是尽批采取让患者自然舒适,又能持久的体位;二是便于医生的操作。现将临床常用的体位介绍如下。
(1)俯伏坐位
这种体位最为常用。如叩打后颈部、肩部、背部、腰部、抵部、臀部、骼峙部、后肋间、后头部等,多采用此体位(图13)。
(2)正坐位
患者直身起坐,叩打头部、面部、颌下、气管两侧、前胸、前肋间、上腹部、上肢、下肢前部等,多采用此体位。
(3)卧位
卧位可分仰卧位、俯卧位和侧卧位。根据治疗部位的不同,选取合适的体位。临床治疗时,对体质虚弱患者、小儿或瘫痪患者均采用卧位。
1)仰卧位:多用于叩打头面部、前胸、前肋间、腹部、上下肢、大腿和小腿前部及内侧部。
2)俯卧位;多用于叩打脊背部、臀部、大腿和小腿后侧、肩部、肩脾骨周围区、后肋间等。
3)侧卧位:多用于叩打祗关节区、骼皓部、臀部、侧腰部、腋窝、季肋部、下肢背侧、肩关节区、大腿和小腿外侧。
(4)立位
患者采取站立姿势,多用于叩打腹部,或对肥胖患者,进行腹部消脂肪时采用此种体位。对肥胖患者进行消脂肪时,患者须配合深吸气动作,术者还需采取较重剌激手法。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