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特色中医针灸梅花针正文

梅花针的操作手法

梅花针技术在临床上应用时,十分注重手法的运用。要求用腕力弹刺、浅剌穴位、经脉或部位,不需要刺入深部组织,也不需要捻针或留针。临诊采用不同手法,配合辅助手法,以达到治病和保健强身的目的。施治时要求操作者做到“神到”,即思想要集中;“眼到”,即眼睛要注视被刺激穴位或部位;“腕力适度”,即根据病证选用不同刺激强度。因此,操作手法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

正确手法

(1)弹刺法

这是梅花针技术的基本手法。要求弹而有力,垂直皮肤,采用平、稳、准,均匀而有节奏的叩刺法。叩打频率不宜过快或过慢,一般每分钟叩打70-90次。

在进行叩打时,医生持针手的肘关节相对固定,落针依靠腕关节活动的冲力,落针要稳、要准,针尖与皮肤成垂直接触,在针尖接触到皮肤的瞬间(约1/10秒),不要再用力向下压,而应随着皮肤产生的反作用力,顺势扬腕抬针,提针要快,发出短促清脆的"咕”声,即是针尖接触皮肤后立即弹起。这种叩打的力盐,不是用臂力或肘力,也不是用压力,而是用手腕部的弹力。

弹刺手法的优点在于冲力强,能产生转瞬性疼痛的良性刺激,并且叩打后的针眼容易闭合,不易出血。临床实践证明,运用弹刺手法治疗后,患者均有舒适的轻松感,反之,则在针刺皮区留有刺痛等不适反应。

(2)平刺法

又名划刺法。它不用叩打,而是用针尖轻轻地在皮肤上反复滑行刺激,虽然没有疼痛感觉,也能起到调整作用和使痛感分散。这种手法适于对针刺很敏感的患者,也可作为重刺后的配合使用,但划刺的时间应稍长一些。

(3)轻刺法

临床上常用。用梅花针在特定的皮肤部位进行轻微的叩打,使患者感到微痛,表情愉快、舒服。这种手法适用千口、眼、鼻区、头面部、颈部和小儿疾病以及久病体弱患者。

(3)重刺法

临床上常用。叩打时用力较“轻刺法”稍重,刺激时有较明显的疼痛,有时也可见肌肉收缩,患者偶尔有躲闪,面部表情有时有变化或有出汗等现象。但要以患者能忍受为度。这种手法多用于胸背部及四肢等部位,一般适用于失去知觉(麻痹)的局部、病体的酸胀部以及腰酸背痛、新病体强的患者。

(5)强刺法

临床偶尔使用或少用。刺激时疼痛比较明显,患者几乎不能忍受,多数患者护有出汗现象。多用千感觉迟钝或麻痹的患者。

(6)超强刺法

紧急时用。刺激时非常疼痛,患者不能忍受,易晕针,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多用于急救,如休克、昏迷、癒症或癫病发作等。

(7)正刺法

临床最常用。就是在叩打时,用力介于轻、重刺法之间。采用既不轻也不重的叩打手法。这种手法一般用于常规治疗以及四肢部位。

(8)放血刺法

对某些特殊的疾病,如高血压病等,可用放血刺法。就是在叩打时,术者可用左手捏住刺激的部位,右手持针,用适当的力量叩打,然后再用左手在刺激的局部挤压,挤出少量的血液,再用消毒的干棉球擦干局部即可。放血的部位,可在颈后区、手指、足趾、鼻尖、下腹部及乳房等处。

错误手法

临床还要避免以下四种不正确的手法。

(1)慢、压刺

即运用腕力不灵活,或加用了臂力,以致叩打时动作缓慢,针尖接触皮肤的时间较长。这种刺法患者疼痛明显,容易出血。

(2)斜刺

这是由于治疗时针尖与皮肤接触不垂直造成。其原因是术者没有掌握手法要领,缺乏基本功训练。这种不正确手法常易在叩打臀部、关节周围、头部、眼区、耳区、颌下等部位时出现。

(3)拖刺

这是由于持针不牢,提针慢或针尖带钩所导致的。其主要表现是,针尖不是垂直接触皮肤和垂直提针离开皮肤,而是针尖在叩打皮肤区时有了移位才提针。这种刺法会使患者感到痛苦不适,或损坏皮肤或出血。

(4)飘刺

这是由于术者在进行叩打时,针尖不是垂直和稳准地接触皮肤,而是飘摇无力地轻触皮肤,并立即提针,其主要原因是持针不正确或持针不牢,操作时术者思想不集中,或由于初学而有惧怕心理等。这样不能使腕部产生的冲力到达被叩打的皮区,影响治疗效果。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梅花针的补泻手法

下一篇:梅花针的练针方法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