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特色中医针灸针灸临床正文

便秘的针灸疗法

便秘是指排便周期延长,或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经常便而不畅的病症。

西医的功能性便秘及其他并发便秘者可与本病互参。

【病因病机】 

便秘的基本病变虽属大肠传导失常但与肝肾等脏腑有关,可分为虚实二大类。

若因阳盛之体,嗜食辛热厚味,以致肠胃积热,津液受灼,肠腑失润,大便干燥而腑气不通,或因情志不畅,或久坐少动而致气机郁滞,津液失于输布而不能下润,肠腑传导不利而成便秘者,则为偏实。如因病后,产后气血未复,或因年高体衰,气血亏耗,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血虚则肠燥津枯;或下焦阳气不充,阴寒内生,留于肠间,以致肠道腑气受阻,艰于传送,从而引起便秘者则属偏虚。

【辨证论治】

实证

主症:便次减少,经常须三五日或更长时间,燥结难下。如属热邪壅结,则身热烦渴口臭,苔黄燥,脉滑实。如属气机郁滞者,每见胁腹胀满或疼痛,嗳气频频,纳食减少,苔薄腻,脉弦。

分析:大肠主传导。若肠胃积热,耗伤津液,以及气机郁滞,通降失常,糟粕内停,均可导致便秘,故见燥结难下。身热烦渴为邪热内盛。肠胃热盛熏蒸于口,故见口臭,苔黄糙,脉滑实均属大肠实热之象。情志不遂,肝脾之气郁结,故嗳气频频,胁腹胀满或疼痛,脾气不运则纳食减少。苔薄腻,脉弦为肝脾不和,内有积滞之象。

治则:清热理气,通导行滞。

处方:取阳明经、大肠募穴为主。针用泻法。穴取天枢曲池内庭支沟

方义:天枢为大肠募穴,疏通大肠腑气,腑气通则传导功能复常;支沟宣通三焦气机,三焦气顺则腑气通调;曲池清泄大肠热邪;内庭为胃经荥穴,可宣散肠胃积热。

随证选穴:胃肠燥热加合谷尺泽;气滞加太冲阳陵泉

虚证

主症:大便秘结,虽有便意,但临而努责难下。若属气血虚弱者,则见面色白无华,时头晕心悸,神疲气怯,舌淡,脉虚细。如属阴寒凝结,则可有腹中冷痛,喜热畏寒,大便艰涩,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润,脉沉迟。

分析:气虚大肠传送无力,血虚津少,不得濡润肠道,故致便秘,虽有便意,但临而努责难下。阴寒凝结,大肠传导迟滞而便艰。气血虚弱,不能上荣,故面色白无华且头晕神疲气怯。血虚心失所养则心悸。舌淡,脉虚细为气血不足之征。如阴寒内结,气机不畅,致使腹中冷痛,喜热畏寒。水不化气则大便艰涩,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润,脉沉迟为阳虚内寒之象。

治则:健脾益气,润肠通便。

处方:取大肠俞募、足阳明经腧穴为主。针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穴取大肠俞、天枢、 支沟、 上巨虚

方义:大肠俞乃大肠腑气转输之处,天枢为大肠募穴,俞募相配,疏通腑气。上巨虚是大肠下合穴,“合治内腑”募合相配。调理肠腑,配支沟通调腑气,共同恢复大肠传导功能。

随证选穴:气血虚弱加脾俞胃俞足三里;阴寒内盛加肾俞气海神阙;脱肛灸百会

【其他疗法】

耳针:大肠、直肠下段、脾。中强刺激。留针1~2小时,留针期间运针1~2次。亦可用耳穴压丸,两耳交替,每周2次。

皮肤针:取第一腰椎至第四骶骨两则,距中线旁开1.5寸的足太阳膀胱经,天枢至曲骨和足三里至解溪的足阳明经循行线。由上至下用较强刺激叩刺3~5次,直至皮肤潮红、微现出血点为度,每日1次。

穴位注射:用生理盐水在尺泽和上巨虚穴注入4~6毫升,神门注入1~2毫升。若用维生素B1则各穴注入0.5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

穴位贴敷:用巴豆捣烂敷脐或用大黄、皂角、黑丑、朴硝等份捣烂敷脐。

【按语】 

针刺治疗单纯性便秘效果较好。平时应注意改变偏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

坚持体育锻炼,以促进胃肠蠕动,并培养定时排便习惯。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胁痛的针灸治疗

下一篇:泄泻的针灸治疗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