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特色 --> 中医推拿 --> 捏筋弹拨拍打疗法

捏筋弹拨拍打疗法

捏筋弹拨拍打疗法,即通常所说的捏筋拍打疗法,它包括括捏筋疗法和拍打疗法。



图2—5


图2—6、7


  五、捏筋弹拨拍打疗法的操作步骤

 治疗时一般先用捏法,然后再用拍打法。具体情况,医生自己灵活掌握。现将一般部位的操作常规略述如下。

 1.头面部治疗常规让病人取仰卧位,医生坐于头前方。治疗顺序如下:用双手食指抠揉颈后上脉;点揉两太函脉;抠揉眉头脉;点揉天庭脉、眉上脉;用四指尖掐眶上缘;用双手拇指尖按点和划动巅顶脉,同时其余四指屈曲半握,用指尖在头两侧进行按点和环形划动,状如洗头梳发;用双拇指压两太阳脉l-2分钟;用一手拇指按于头部上星穴处,食指中指按于两眉头脉处,按庄1~2分钟。如患鼻炎,再用拇食二指点拨掐揉双侧鼻侧脉。牙痛点揉弹拨下颌脉、颧下脉,耳下脉、虎口脉等,不用拍打法。

 2.颈肩部治疗常规病人取坐位,医生立于身后,治疗顺序如下:用捏揉法和拿揉法捏揉颈后三脉;拇指点揉颈间脉;双手食指抠拨双侧前膀肾脉,再拿揉前膀肾脉和后膀肾脉。抠拨肩胛暗脉,点压肩井脉、肩头脉,拿揉抬举脉和肩贞脉;摇颈椎;大鱼际滚揉颈肩部和肩胛部;最后拍打颈肩部。

 3.上肢部治疗常规病人一般取坐位(个别可取卧位),医生先拿揉前后膀胱肾脉,再拿揉肩贞脉和抬举脉;弹拨肩头脉和肩胛暗脉;抠揉血海根脉和血海脉,弹拨肘尺三脉和肘桡三脉,推内四指脉和外四指脉,旋摇腕关节;牵拨五指,最后用拍子拍打上肢四面。针对病症,对症取手法和脉位。

 4.胸腹部治疗常规让病人仰卧于床上,先用中指点揉膻中、中脘、气海、关元、天枢等穴,四指揉欢跳脉、乳侧脉、剑突脉;平掌自上向下推胸廓,沿肋间隙由后向前推胸廓。若病在腹者,先掌揉腹部(根据病情用顺时针揉或逆时针揉),再掌推中脘至两侧章门及由剑突推向关元。重点穴位进行点压,最后用辗转拿法和滑动拿法拿揉腹肌。胸腹部因内含重要脏器,均禁用拍打法。

 5.腰背部治疗常规让病人取俯卧位,先掌根揉脊柱两侧,由上而下;再双拇指点揉脊柱两侧,双拳滚压脊柱两侧;然后肘点压腰背部痛点及脊柱暗脉。腰痛点压腰眼、尾肾脉、尾中脉骶侧上脉、骶侧下脉;再侧扳和斜扳活动脊柱关节;最后用顺推法和八字推法由上而下推腰背部;结束前,用拍子拍打腰背三条线。

 6.下肢部治疗常规让病人取卧位,先拿揉下肢四面,脉位处重点拿揉;再用肘点压臀侧脉、臀下脉、股后脉、胭脉、风门脉、髂侧上脉、髂侧下脉、股外上脉、股外下脉、胫外侧脉等;然后拿揉股内上、中、下脉,胫内侧脉;在以上手法完成后,用掌根压股根脉3分钟(放开后有热流传导直至脚),并牵抖下肢;再屈伸膝关节,摇踝关节,掌推下肢肌肉由上向下推;最后用拍子拍打下肢四面。

 全身按摩即做头部、腰背部及四肢部操作常规。其它临症变通。

 【主治病症】

 一、神经衰弱

 患者俯卧位,拍打、点揉背部三条线,且对重点脉进行重点点揉、拍打。

 二、高血压病

 病人俯卧,拍打背部三条线3~5遍,每遍在尾中脉重拍3下,再拍打下肢后侧3~5遍;然后患者侧卧,拍打下肢外侧面3~5遍,再换另一侧拍打3~5遍;患者仰卧,拍打两下肢前面及内侧面;最后患者坐位,拍打上肢前后内外侧面各3~5遍。

 三、瘫痪

 病人俯卧,拍打背部三条线及下肢前后内外侧面,点揉、掌揉背部三条线,抠跟腱双脉;然后患者坐位,拿揉前、后膀肾脉,揉肩部,点揉抬举脉、肩贞脉,抠血海根脉和肘尺三脉。

 四、小儿麻痹后遗症

 上肢部:拍打上肢前后内外侧面,并用中指抠揉前膀肾脉、血海根脉、肘尺三脉、内四指脉;拇指点揉抬举脉;手抓上肢肌肉;双掌搓揉上肢肌肉。

 躯干和下肢部:病人俯卧,拍打背部三条线及下肢前后内外侧面,掌揉背部三条线,双手

|<< << < 1 2 3 4 5 > >> >>|

本页关键字:捏筋弹拨拍打疗法  神经衰弱  高血压病  瘫痪  小儿麻痹后遗症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无        下一篇: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意见反馈 | 申请合作 | 广告服务 | 汇款方式 | 友情链接 | 网站声明 | 求医问药 | 中医家园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3-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663239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6632397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